眼前幾片黃蓮花(下) - 鄧達智

眼前幾片黃蓮花(下) - 鄧達智

原來西安清真大寺創建於唐玄宗李隆基天寶元年,一千二百六十二年前,經歷宋、元、明、清各代重修擴建,又未被文革完全焚燒破壞,餘下一萬三千多平方米庭園,建築面積六千多平方米,亭台樓閣大殿,如果沒有阿拉伯文夾雜,更似一所佛寺或道觀;不似之處,亦是讓我十分貼近的優質部份,來自它的幽深寧靜,沒有佛寺道觀的香火鼎盛人聲嘈雜不見宗教予人清平致遠的質變現象。更不似一般內地旅遊旺場,不理北京西山黃山還是麗江漓江,是西湖或是香蜜湖,一經媒體點名,嘩!萬眾朝拜,噪音、口水痰飛箭、汽水飲料空瓶、瓜子殼、香口膠,另加管理單位不斷播放「請小心小童,請小心石級,請小心中暑,請勿喧嘩,請勿飲食,請靠左行……」等等幼稚園行為指引與背景音樂伴奏不斷,尋一刻安靜,難!管理部門最喧嘩,還勸人勿喧嘩?
那時的清真大寺,外邊無擺賣小販攤檔店舖,內邊少遊人見疏落;平泛着幾分可喜的寂寥。坐在院落一角讓人股下生涼爽快的石條上,一坐個多小時,別過外面眾聲紛雜世界。
臨離開西安也特意前來再訪。此後重臨西安兩次,每次必然再來探望這片中國旅遊點上極稀有的寧靜。

一九九八年來過,便沒有再來西安。這次重臨,西安城與大陸萬千城鎮同樣為建設寧破壞,城城向深圳模式學習追隨的情況大大提升。鼓樓牆內的世界明顯起了變化,通往清真大寺的窄窄長巷無一店舖幸免,全皆出售千篇一律的廉價旅遊紀念品貨色,雖然回民的五官與眼珠子的色澤仍然讓人感覺搜秘的絲絲興奮。
習習涼風,進寺內,信步直入庭園中心,除了幾個管理人員與偶爾飛過的鳥兒,幾乎一聲一塵不染,見同樣的樹木花草與石頭三三兩兩在招呼,心頭泛喜,坐在大殿一角,面前一大盆黃色睡蓮,開了四朵,安靜得聽見滴水着地……又是一坐個多小時,直至遊客一家三口碰撞入園,前頭大姐放盡喉嚨對着手機唬的聲浪劃破長空。
再向眼前睡蓮深深一望,沿來時路別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