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nd策之道:應付加息周期作好投資部署

Fund策之道:應付加息周期作好投資部署

踏入下半年,加息周期正式展開。雖然市場早已消化美國提息的消息,但周期性加息對各地經濟構成的不明朗因素,在未來仍會成為環球股市升勢的陰霾。
不過筆者認為,只要各地的經濟及企業盈利增長步伐能快於通脹步伐,那麼加息周期雖初展,對股市的衝擊應該不大。然而若要說股市可於本月翻身,筆者則有所保留,主因基金經理放暑假,缺乏長線資金買盤入市下,估計短期內環球股市藉好淡消息續炒波幅的機會較大。估計踏入第3季開始,股巿表現仍可審慎樂觀,故不妨伺機增持股票基金,並為本季的投資組合重新部署。

股份料分流發展
筆者預期下半年各類股份會分流發展,未必會像去年般市況突然由負面轉為正面,促使基金經理需補充手上持貨,導致各地股市出現雞犬皆升的局面。我建議挑選環球股票基金時,可從穩健及進取組合的核心投資兩方面着手。
「價值型選股基金」講求的是穩中求進,只要選股得宜,於不明朗市況下突圍而出的機會仍高,求穩健的投資者可安心持有;至於進取的投資者應對未來的經濟感到樂觀,那麼可以考慮專注於主流行業的「領導股基金」,因這些企業除了具備較佳財力及較佳企業管治外,其產品於經濟復甦期的議價能力也較高。

風險溢價難忽視
市場方面,筆者對日本、歐洲、北亞及東歐等市場看高一線。至於去年熱門市場的印度、中國及泰國,前景仍有待觀察。因最新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三地的經濟增長開始出現放緩,此勢頭會否延續,力足左右其央行貨幣政策未來的部署。假如銳意收緊貨幣供應,單靠以往股巿資產膨脹締造的財富效應,能否繼續支撐三地的消費,以及令企業盈利維持高增長局面,筆者對此仍抱保留態度。我最擔心的是,機構投資者會對這些地區及股份的看法變調,從年初極度樂觀轉為審慎,令個別股巿面對短期沽壓。
另外,國家政策對三地股市構成的風險溢價也不容忽視。例如印度本周公布的財政預算案,及國內為新一輪宏觀調控政策定位,便影響重大,所以投資者必須待以上事件發展趨明朗才進行增持。
筆者一向重視資產配置對於投資組合分布的重要性,其中亞洲均衡基金仍是可取之選,因為當地債市與美國國庫券仍存在一定息差,能夠審時度勢地調配股票及債券投資分布的基金,料於季內仍可攫取穩定收益。雖然近數月發生多宗對沖基金失利事件,但個別事件無損這些另類策略基金於組合中爭取絕對回報及逆市避險的角色,所以仍值得吸納持有。
黃敏碩
亨達投資研究聯席董事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