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暑假毒潮氾濫 海關專組駐口岸<br>青年濫藥鞋底膠紙貼毒闖關

防暑假毒潮氾濫 海關專組駐口岸
青年濫藥鞋底膠紙貼毒闖關

【記者林社炳報道】暑假將至,踏入青少年濫用藥物高危期。海關毒品調查科最新化驗結果發現,青少年最常濫用俗稱K仔的氯胺酮,混入的雜質成份增加,售價卻調高逾二成半。海關已組成專責打擊跨境販毒活動的特別職務隊,提早在暑假前派駐羅湖等口岸,防止毒販利用濫藥的青少年從內地偷運毒品來港。

K毒短缺雜質增加
根據海關邊境管制站的資料,今年涉及毒品的案件及被捕人數增加,撿獲的氯胺酮數量,較去年同期上升五倍(見表)。海關毒品調查科監督張志剛指出,近期撿獲的氯胺酮純度下降,混雜藍精靈、葡萄糖及咖啡因等成份較過去明顯增加,但每克售價由之前一百五十元,上升到二百至二百五十元,估計與海關及警方近期加強掃蕩行動,貨源短缺有關。
張志剛形容,本港毒品貨源主要來自內地,偷運手法層出不窮。有北上濫藥的青少年用膠紙將小量毒品貼在鞋底闖關;亦有涉案者將毒品收藏在奶粉及茶葉罐內,被關員揭破。被利用運毒的青少年每次收取約二千元報酬。而海關毒品調查科上月組成新的特別職務隊,調派到邊境管制站搜集情報及監視跨境販毒活動。中、港海關上月起展開「海嘯行動」,交換情報下中方在深圳拘捕九名涉案毒販,包括四名港人,他們有可能面對死刑的刑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