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陣子觀察,香港人好像生女多過生仔,最少我身邊的朋友是這樣。
從前聽過一理論,說大自然會平衡每種動物性別的數目,由於人類的XY(即男性)胎兒的流產機會較高,而活躍的小男孩危機感較低,所以男胎和男孩的死亡率比女的高出10%,而大自然為了保持性別平衡,調校到XY(男)受精的成功率比XX(女)高出10%。
聽上去這個理論是多麼美滿的安排,但現實上的數據又不符合,三十年後的香港,每一千個女性才有七百個男性,比起上世紀男多女少的情況,真是世界輪流轉。
三十年後,有可能香港女性如要找到如意郎君,必須收斂其大女人主義,變得溫柔體貼,否則怎與中台同性競爭。
三十年後,有可能香港女性要北上找歸宿,甚至願意嫁給一些阿伯阿公又或者北上做二奶。
是多麼可怕的可能性,令我想起另一個理論,如果你是面頭那層忌廉,你還是永遠有出路,曾經有人告訴我,要保持在Top10%,那就永遠不愁。(真不知這個理論是否合乎現實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