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這個星期三將舉行最後一次立法會大會,這一屆立法會的不平凡,打從四年前選舉誕生時已有預兆,民建聯前副主席程介南被揭發以權謀私,成為首位於當選不足十天內辭職的立法會議員,令政治新丁、大律師公會前主席余若薇通過補選進入議會;因緣際會,在去年7.1大遊行後,憑着對民主的堅持,余若薇一躍成了最受市民歡迎的議員。對此,余若薇不禁以「陰差陽錯」形容命運的難以捉摸。 記者:何文雯
去年7.1大遊行反23條倉促立法一役,成為余若薇民望的轉捩點。根據港大民意網站有關市民對六十位議員評分的調查顯示,去年五月余若薇仍不入十大,但在八月的調查即躍升首位,其後在去年十一月、今年二月和五月的三次調查繼續蟬聯榜首。她的戰友、45條關注組成員梁家傑和湯家驊也計劃步其後塵參選,連同法律界代表吳靄儀,一個「大狀黨」隱然成形。
余若薇日前接受本報專訪時承認,去年7.1前後經歷了最刺激的起落,還記得在23條立法前夕,她接替鄭經翰做電台節目主持時,天天給騎牆派議員打電話「迫供」,追問投票立場;今年7.1前夕,她又擔心遊行人數不理想,「我驚十萬人都唔到,好在香港人一次又一次令人驚喜!」
四年議員生涯,余若薇除了感到刺激,更多的是她在訪問時衝口而出的「激氣」。她指開會時雖感到大部份中級公務員很盡責,但愈高級的官員愈令她「激氣到爆」,最氣憤是他們沒有盡力捍衞特區的高度自治,所說的話有時更挑撥、激化事件。
回想起四年前的參選決定,「坦白講,當時得好短時間做決定,冇諗咁長遠,絕對冇諗過會再選第二屆。」二○○○年的九月十一日,是立法會選舉後第二天,也是改變余若薇命運的一天,程介南尚未宣布辭職,當晚首次有人向她表示,她可能需要考慮參加港島區補選。余若薇回憶自己當時第一個反應是「黐線!」
但最終她決定參選,為的是證明功能組別沒有存在的必要,「好多人睇死專業界,話直選一定選輸畀草根階層,我唔相信呢樣嘢,我覺得專業人士肯參與直選,機會比其他界別嘅人好。」
當上立法會議員,余若薇放棄了打官司賺錢的機會,但對此她笑得很甜,「我老公養我!」但少了與三位女兒相處的時間,女兒甚至投訴媽媽與她們在一起時也不專心,記掛着議會的事務,余若薇對此也感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