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實施近十年的固網第二類互連政策將有正式的終結日期,政府消息人士透露,當局已決定除在「2+1」的3年過渡期安排外,再加上一個「最後限期」,電盈(008)「被迫」將最後一哩的銅線租予其他對手的情況不復再,屆時電盈是否租網予對手,將是經營者之間的商業決定。
不過,政府會賦予電訊管理局局長權力,在偏遠地區或舊區強制電盈進行互連,以保障有關區域的消費者利益,而這些地區的用戶約佔全港固網用戶的20%左右,新政策最快將於本周二最後一次行政會議後公布。
市場消息指出,新政策原本於上周二行會會議後公布,但電盈與電管局的第二類互連司法覆核於上周三才公布仲裁結果,港府擔心影響政策的推行,遂決定押後公布。港府消息人士表示,政府的決定有充份的理由,且合乎法理依據,絕非受到電盈的壓力或因其游說成功,更笑言「電盈所講嘅嘢(游說),當局其實唔係好考慮」。
按照建議,現時全港約有53%的大廈,有兩個或以上的固網商網絡可直接接駁入屋提供服務。在新政策下,3年的過渡期完結後,電盈毋須為這些大廈提供第二類互連。
餘下近五成大廈,要靠第二類互連租用電盈的最後一哩才可獲得其他固網商較便宜的服務,港府認為,「即時拎走」會令這五成大廈的住戶「冇得用(電話)」,所以政府是「不可能即刻剪線」,亦基於這原因,才為固網商安排過渡期,讓他們有時間自行建網。
不過,他亦強調,「新固網商如九倉電訊及新世界電訊亦有投資逾億元於機樓設備上,擁有覆蓋全港的光纖骨幹網,並非如電盈所說的寄生蟲或冇做嘢」。而設立「最後限期」的決定,則是希望給予業界正確訊息,「(強制)第二類互連唔可以無了期繼續,……業者要自己鋪網,增加基建投資」。
至於偏遠地區或舊區,基於地理環境及商業考慮,政府認為,這兩成是「死症」,電管局局長有權強制要求電盈進行第二類互連;不過,科技一日千里,日後絕對可以解決問題,而流動電話的普及也有助解決問題。
據了解,電管局已計劃於今年底,推出一部份的無線寬頻(WIMAX)頻譜供固網商競投,目的是希望以WIMAX解決偏遠地區及舊區入屋的問題。
至於過渡期的長短以至執行方式,消息人士重申,當局是在詳細諮詢過業界後定出的,而整個方案,絕對不損害消費者利益、保障競爭環境及增加香港電訊基建投資的政策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