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石頭,像買股票;田黃,清朝以來,只升不跌,當時「易金三倍」,今天,優質的,易金起碼七八倍,算是大藍籌;荔枝凍,二十年升值一百倍,當年十餘萬一籮筐,最近我在福州樟林窮村糞渠旁遇一爛店,繞過擋路死老鼠和大群蒼蠅進門,昏燈下,審視店主的傳家寶:一枚林文舉刻的淡黃荔枝章。「開個實價。」我說。「十六萬。」店主解釋:因為缺錢,不然,要二十多萬的。「不貴不貴,我再看看,再看看……」笑着出門,想到自家藏了一方更好的,心中竊喜。
材大色鮮的荔枝凍,已難在坊間尋覓,這兩年,身價暴漲的,是雞母窩和杜陵;尤其上佳的杜陵凍,兩年前,一千塊錢能在福州買到的,今天,最少得耗上五千,這隻冒起的大藍籌,肯定是田黃、荔枝凍以外,第三大優質股。玩物升值迅速,脫不了以下「原則」:一、本身有可取(質堅色豔);二、開採成本每年提高(牌費十萬);三、供應量少(但仍有供應);四、大家都知道,可能不消多久,就要斷絕供應。
壽山石,像紅酒,也講「收成年份」;杜陵,過去有琪源洞杜陵和坤銀洞杜陵,都是名種,變天價古董了;今年,忽然出了幾塊質地像水坑石般細潤的,採石的稱為「水晶杜陵」,真是美絕、豔絕,較舊石尤勝。
我這個人,大家都知道,物欲強盛,熱愛買東西,認識一石販,人極勤勞,相對來說,也老實,而且跟山中打洞的石農熟稔;石販一星期有三四天,都驅車上山,跋涉半日,像大牛蛙一樣蹲在杜陵洞口,石一出來,馬上付錢抱走;這抱走的石頭,十之八九,歸我所有;因為我保證買,他就努力找石賣;他總把最好的留給我,因為我不壓價,總讓他多賺錢。這樣派人守洞,石價雖昂,仍舊只是「起步價」,要是任美石旁落,在山腰山腳山下石店滾來滾去,滾到我手上,可買不起了。
買股票,要了解這隻股票的背景,買石頭一樣,我大手入水晶杜陵,等洞絕產了,嘿,我就發大財。這麼想着,總覺得沒那麼暑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