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通訊、消費品及數據處理技術的融合帶動流動電話、個人數碼助理、數碼相機及其他手持式電子產品銷量飆升,中國市場將繼續推動亞太區半導體業的強勁增長。Gartner發表的季度預測指出,亞太區半導體業於2004年將增長27.4%,市場總值由03年的713億美元,跳升至908億美元,並將以14.3%的複合年增長率於08年遞增至1388億美元(見表)。
Gartner新加坡首席分析員高福材指出,亞太區半導體業於03年方興未艾,全球半導體市場將乘勢躍向新高,主要推動力來自終端用戶市場不斷增長的需求。中國作為全球電子設備生產基地,將會繼續領先區內其他市場表現。
Gartner中國首席分析員唐穎浩則表示,中國是全球第三大半導體消耗國。受惠於來自電腦、通訊及消費者電子產品範疇的強大需求,中國半導體消費額今年將增加33%,達397億美元。她續稱,隨着市場不斷擴張,外資及中國本地生產商為求爭奪更多市場佔有率,將更頻密地推出新產品,及增加電子設備生產力的投資。生產商的努力及消費者的需求將在未來數年繼續推動該市場。
至於韓國半導體市場,主要動力則會來自蜂窩電話、數碼消費者電子產品及平面顯示屏,估計市場總值今年可達166億美元。中國、美國及歐洲對數碼電器的需求穩步上揚,預期數碼消費者產品將繼續推動韓國快閃記憶體、LCD驅動器集成電路及特定應用標準產品的增長。
不過,台灣半導體市場的增長,該行則估計會續受制於電子設備生產工序自當地轉移到中國內地的影響,尤以數據處理應用系統為甚。數據處理應用半導體消費市場將於05年後逐步回落,通訊應用則會崛起成市場領導。預今年將增長21.9%,較整個亞太區的總增長率27.4%為低。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