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只要有夢想,凡事可成真。來自四十八家中學的學生就是抱着這種心態,發明八十多個科學作品,包括用肉桂造的去霉劑、方便盲人過馬路的發聲「智能輔助竹」,以及能捕捉頑鱷的「水底捕獸器」。有小發明家表示,會繼續研製其他產品,幫助有需要人士。
由創新科技署、教育統籌局及香港青年協會合辦的「2004年香港學生科學比賽」昨日舉行頒獎禮,表揚富創意的小發明家。今年有八十六隊來自四十八家中學的作品參賽,大會選出十二隊,其中包括冠亞季軍和優異獎,將會代表本港於下月到北京,與來自亞太區二十多個地區的青少年交流科學知識。
在十二隊入選作品中,聖公會李炳中學五名中六學生發現,將肉桂分解出的肉桂酸及肉桂醛混和蜜蠟使用,能有效預防發霉。他們更聲稱若塗在鞋墊,可殺死香港腳的真菌,這發明令他們勇奪比賽冠軍。
奪得季軍的文理書院(香港)三名中四女生,設計的「智能輔助竹」既特別又實用。設計者之一吳海婷表示,由於現時交通燈協助盲人過路的聲響太吵耳,沒有盲人過路時也會自動響起,因此設計一支裝有發射器和接收器的輔助竹,當手持輔助竹的失明者走近已安裝發射器的交通燈十公尺範圍內,交通燈會發出響聲,指示盲人過路位置。另外,輔助竹又能接收交通燈的訊號,讀出失明者所在之處。
此外,由仁濟醫院靚次伯紀念中學三名中四學生研製,有小摩打的「水底遙控捕獸器」,可潛入數米深的水底捕捉獵物。設計者之一張偉達笑說,可惜山貝河小灣鱷已落網,令捕獸器無用武之地,他矢言會繼續研製其他產品幫助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