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昨日連續第五天發出紅色酷熱警告,出現中暑症狀患者較平時多三成,兩人更熱死,而毒蛇、蜈蚣也因抵受不住高溫天氣紛紛出洞,連日至少四人遭蛇咬傷送醫。
廣州前日下午錄得攝氏三十九點一度的歷史高溫後,昨日溫度已稍微下降,介乎二十七度至三十六度間,市氣象台昨晨仍繼續發出紅色酷熱警告。而近三天,過百人出現中暑病症,要到醫院求診,較平日多三成以上。周三、周四更先後有一名六十歲老翁以及一名三十九歲中年男子,中暑死亡。
在酷熱天氣下,就連蛇蟲鼠蟻也顯得「煩躁不安」,四出活動,甚至咬人、螫人。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本周內連續接收了四名被蛇咬傷的患者,其中兩人更是遭劇毒蛇所咬。
上周六,開平市一名五十多歲農民,在山上被蛇咬傷左腳背。由於當時蛇毒未發作,他回到家中用草藥敷在傷口上便算,翌日病情惡化,呼吸困難。他被送到醫院時,出現嚴重急性腎功能衰竭,性命危殆。而另一名大學生,日前經過校園草坪時,亦遭蛇咬傷,事後用水沖洗傷口,及即時到醫院就診,已無大礙。
廣醫一院急症科梁主任指出,每年七至八月是蛇繁殖的季節,同時也是人們郊遊遠足的旺季,因此發生蛇咬人的現象亦會比較多。
而海珠區新洲村新洲碼頭,前日則發現一條足足有二十多厘米長的巨型青褐色蜈蚣,在珠江水面浮動。在該處作業的漁民表示,這條蜈蚣是因為天氣酷熱口渴難耐,從穴裏爬出來,到珠江邊飲水。他們已將蜈蚣撈起,以避免有人遭螫傷。
另外,廣州市消費申訴舉報中心透露,上月份有關酒樓食肆食物變質或存有異味的投訴,大幅上升至六十六宗。當局提醒市民,在夏天應小心飲食。
《信息時報》/《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