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梨發伍壹梨 - 鍾偉民

山梨發伍壹梨 - 鍾偉民

苦熱,讀友甫進門,一邊垂着舌頭吐口沫,一邊埋怨:「我要來買蜜蠟,但不知道地址,打181問,問來問去,都說你這家店沒登記。」怎麼沒「登記」?幾乎是一年前了,發現用自己名字登記,不利顧客查訪,早就到CTM(澳門電訊)的門巿轉了名,填了一叠表,店員說:「這叠表格送回總公司,有人問『石頭店』,電腦就會回答:308510。」
不放心,過了兩日,打181問:「我想知道『石頭店』的電話?」「沒登記。」接線員說。罵人,罵這公司混帳透頂,罵完,再打,電腦這才發出怪聲:「山梨、發伍、壹梨。」以為「一罵永逸」,從此,訪客憑這「山梨……」致電,就可以接通小店,問路程。
電話費按月付,卻不知道甚麼時候開始,又變回「沒登記」了。

「沒登記,你怎麼知道找來?」我問吐白沫讀友。「本來要放棄了,去看畫展,遇上蔡瀾,蔡瀾知道電話。」讀友說。蜜蠟賣了四條,讀友是畫家,往後,大概還願意到小店對面的「石頭店畫廊」展覽畫作;如果沒遇上蔡先生,這件好事,就不會發生。
電話、電力、自來水,是澳門的「三大不合理」,是營商的「三大高成本」;獨營固網的CTM,絕對是「頭號不合理」和「首席高成本」。成本,包括可計算的昂貴成本,例如:電話費(我在福州接了兩個漫遊電話,通話時間長了點,要付三百多);更包括:不可計算的無限成本,例如:客人要來光顧,但問不到電話,又沒碰上蔡瀾,經年累月,無數宗生意的流失……
「我們把拼音搞錯了,已經改正。」六月二十九日午後,致電181查問,接線員這麼解釋。晚上測試,仍舊回答:「沒登記。」無奈繼續罵,罵完,再打,「山梨、發伍、壹梨。」怪聲終於再現;沒辦法,惟有天天打,天天罵。
蔡先生不避寒暑,日行千里,無遠弗屆,日來,還經常在澳門的大街小巷穿行,讀友見了查問,簡單便捷;做買賣的,不妨都把「電話費」交給蔡瀾,效果,肯定比平白送給「澳門電訊」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