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名在香港理工大學就讀一年級,經常參與義工活動的男生,在尖沙嘴一間的士高內,販賣毒品「K仔」予兩名女子,該兩名女子原來為警方派出的卧底,男生因而被捕,代表律師昨在九龍城裁判法院,指男生只為結識兩名女警,才以「出售毒品」打開大家的話匣子,然而此說法未被裁判官接納。 記者:黃詠鍶
被告張建邦(二十一歲)的代表律師續指,以「你要唔要K仔」來結識新朋友為的士高內的文化,被告當時只是存心結識兩名女警,他並無取得任何得益,而且被告本身亦不知道這樣等同觸犯了販毒罪名,但裁判官對被告的解釋有所保留,而且表示近年有很多觸犯同類罪行的人士均會以此作為犯案的藉口。
雖然被告承認一項販毒罪後獲准以二千元保釋外出,等候社會服務令及感化官報告,至本月十六日才判刑,裁判官提醒被告他可能會面對監禁式的刑罰,屆時他除了犧牲名譽,還要面對事件對其大學生活及家庭所帶來的影響,他又指被告在被捕及在案件初次提堂時均否認控罪,故對被告的悔意生疑。
現正放暑假的被告來自單親家庭,與五十七歲的母親及三名姊姊同住。
代表律師指被告因不堪高考的壓力,故在去年初次接觸毒品,但他在事發後曾向自願戒毒機構求助,並獲證明沒有毒癮。另外,被告亦曾在過去數年參與公益活動,而且更被有關機構的工作人員視為有責任感、誠懇及可靠的人。
案發於去年十二月十三日,當時被告在尖沙嘴Cyber8的士高內,詢問兩名卧底女警「要唔要K仔」,並指價錢為每包一百元,其中一名女警接着便把二百元交給被告。
被告在數分鐘後折返,把兩包共含零點二七克「K仔」的粉末交給二人,被告在約一星期後被捕。
案件編號:KCCC554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