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有力量國家才富強

人民有力量國家才富強

莊耀洸

中聯辦官員說七一遊行展示人民力量,向中央施壓。
為甚麼人民展力量,中央感壓力?按道理,人民有力量,顯示國家愈民主,所以遊行人數愈多,中央應更高興才是。
去年七一逾五十萬人上街,相信中港的最大共識,就是董建華政府的不濟,港人大致認為出路是換人,更根本的是民主化,可惜中央拒絕換人,又用釋法否決雙普選,以加強中央介入的辦法來處理危機,令危機深種,問題複雜化,更難走出困局。
這個困局本身的特色,就是普羅民眾在建制中無權無勢、任人魚肉,民怨疏導途徑淤塞,迫使民眾在建制外發聲。
除了團結起來上街,港人還有更有力的表達方式嗎?
其實去年七一以來,特區政府有很多機會表達善意,譬如順應民情,取消區議會委任議席,如此無實權可言的地方諮詢組織,全面普選根本無傷大雅,九四至九七年的區議會無委任議席,對政府不構成半點威脅,但政府抓權就是半點不肯放。
本來,增加諮詢委員會或法定機構委任制度的透明度和問責性,做到用人唯才,多少可吸納民意,改善施政,略補無普選的不足。但去年七一後沒幾天,特首不續任胡紅玉,而委任王見秋為平機會主席,今年五月,任期屆滿的七名平機會委員,包括鄔維庸和林貝聿嘉,全部予以連任,好像偏與民意對着幹。
以沙士和巨星匯調查,都看不到所謂優良的公務員傳統,只看到官員的傲慢和拒絕辭職的不負責任表現,熱衷填海、拖延檢討公屋租金和賤賣紅灣半島,又何曾反映了特區政府已吸取教訓?

政府偏幫大財團,貧富懸殊不斷惡化,沒有普選,缺乏民主監察和制衡,人權缺乏保障,離譜施政只會接踵而來,港人可以怎樣?核心價值必須以行動來捍衞,當下可做的,便是參加七一大遊行。
普選背後的理念,正是去年七一的口號,還政於民,從中央政府對這個口號的態度,反映了港人空間的收窄。
去年七一前後,筆者並不察覺有對「還政於民」的抨擊,直至十一月,左派報章開始有文章批評,到了今年三、四月,「還政於民」被說成有港獨含義。開始成為禁忌,成為中央設下的文字障,但為甚麼去年七一時,沒有這些批評?如此普世價值,倘缺乏相當的想像力,也難以說成大不韙。
對於政治領袖來說,帶領群眾叫甚麼口號,或許要審時度勢,掌握分寸,但對於平民百姓來說,只會考慮是否言為心聲,而不會計較那些口號政府是否喜歡。很多時候,忠言逆耳,政府為人民服務,要聽市民聲音,而不應反過來為人民設限,這句不准講,那句嫌敏感,如此社會,如何能聽到真話?人民能無所畏懼地喊出心聲,才能監察政府,國家才可富強。
七一上街,你聽聽哪些口號特別多人喊,喊得特別大聲,就愈能反映人心所向。善忘政府,是時候要群眾站出來給你提個醒。
……………………………………………………
作者為香港民主發展網絡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