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兩年寫稿都碰正7月1日,今年沒有去年殺到埋身的迫切性,是否上街悉隨尊便。究竟最後人數會否如之前所估計般劇跌?可能取決於午間的太陽是否依然猛烈。遊行要出師有名,今年的主題,無論是用甚麼四字詞語,背後的意思,相信大家都不會否定。
至於口號只不過是形式而已,「還政於民」,大概是「還政於民主選舉制度」,解釋詞語同樣要與時並進,不能硬搬十幾年前的意思,加諸於現代。
譬如以前「有樓揸手」是身份象徵,如今這四字詞可能已變成生活負累。成為負累的原因,是負資產。公司亦可以是負資產,大家耳熟能詳的例子是電盈(008)。
負資產的後果,是公司縱使賺錢亦不能派息,令小股東非常傷心。早前報道說電盈短期目標是盡快恢復派息,近期亦有連串動作朝這目標進發,究竟現在離派息之日尚有多遠?
要估計派息之日,先要知道是否具備派息的條件,而最重要並非該個財年有錢賺否,要看的是公司有否累積虧損──一日未填氹,一日不可以派息。
相信投資者都知道,當年電盈是因為一次過撇除商譽而引致大額虧損,這虧損累積到03年共1800多億。以電盈03年仍然蝕錢計算,恐怕這1代人有生之年都難望看見電盈派息。
要盡快恢復派息,方法是股本重組──用股份溢價抵銷累積虧損。當年盈動收購香港電訊,並非全部用真金白銀,部份是發行新股本。這發行過程中的股份溢價,如今大派用場。
但1700億的股份溢價,還未足夠全數抵銷1800億的累計虧損,還有約90億的數尾。以電盈賺錢的能力及速度,怕且又要多等3至4年。
這90億的尾數,可以藉出售資產抵償。把地產項目注入東燃(432)上市,應該可以在帳面上製造特殊盈利。究竟總數是否足以抹掉全數90億?稍後自有分解。
換言之,電盈正努力創造派息條件,如無意外,相信三數年內必定可以做到。
下一條問題是,電盈有否能力賺錢派息?
這是最現實的問題,條件具備但無錢可派,一切也是徒然。
電盈現在只有固網及地產兩大業務。地產生意已經賣了一截給公眾套現,固網生意又愈來愈難做,要有高度智慧,才可以效法摩西帶領電盈出紅海。
網通會否是電盈的摩西?早前報道的甚麼向網通出售固網業務,會否令電盈向派息目標更進一步?答案是要看看真正落實後的條款──如果成事的話。但果真如此,電盈似乎差不多將所有可以賣的全部典賣,再無其他驚天動地的絕招。為滿足股東派息的要求,已經出盡法寶。
投資者跟進電盈幾年來的年報,可以看見一家公司從無到有、再化整為零的過程,十分精采。但要數透過收購令帳目幾何級數變大的經典例子,首推中移動接連向母公司買省的行動。如何拆解,下回再續。
龔耀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