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智慧:新結構產品按日計息

理財智慧:新結構產品按日計息

結構性產品愈出愈多,最近就有銀行推出與利率掛鈎的存款,為市場帶來新的動力。
東亞銀行最近大力宣傳其新投資產品,叫做「按日計息(港元銀行同業拆息)指數掛鈎存款」。如果按照章程所說:「如投資者認為利率在未來數年將只會緩步上升,此掛鈎存款會是一項理想的投資產品。」投資者要留意的是,前提必須成立,即利率在未來數年只會緩步上升,這才是項好的投資產品。
既然是結構性產品,它的成份便是由普通存款與衍生工所組合而成,而它的特點如下:
1、100%保本──但只限於持有存款至到期日(亦即5年)。如果提前拿回本金,便未必能取回100%本金保證;
2、可贖回──銀行有權利提早贖回;
3、票息會是每季派發一次,而5年全期最高回報可獲30%──亦即平均每年最高回報為6%;
4、能否拿取最高回報,便要看看3個月香港銀行同業拆息(簡稱HIBOR)的走勢。

與3個月HIBOR掛鈎
為何產品叫做「按日計息」呢?這是因為存款實質回報要視乎3個月HIBOR(亦即其掛鈎指數)的走勢,計算方法要視乎每天的3個月HIBOR是否在章程之中所指定範圍波動。
如果在指定範圍之中波動,當天便會按年息6厘計算。如果當天3個月HIBOR超出了所訂下的範圍,那麼當天便沒有利息。例如第1年的範圍是0-3厘,如果3個月HIBOR全年都沒有超出這範圍,那麼一年365天便全都會計算利息,拿取6%的年度回報,而最極端的例子,例如第1年全年的3個月HIBOR利率都高企在3%以上,那麼當年便完全沒有利息。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