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贛榆縣一群農民不滿地方政府強徵重稅,日前冒險投書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炮轟縣政府苛捐雜稅、挪用教育撥款,令他們苦不堪言,大部份家庭一個月不能吃上一口肉,優秀學生被迫輟學,要求人權委員會介入徹查事件,敦促中國政府「歸還我們農民的生存權」。
目前在加拿大定居的農民代表石清昨接受本報長途電話訪問時表示,他今年五月返回家鄉贛榆縣時,發現全縣一百萬人口,八成居民都被地方政府的高收費政策壓得透不過氣來,「八、九成居民一個月都不能吃上一口肉」、「女孩不能上學」、「初中也供不起」,於是聯同一群村民,致函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國際特赦組織等國際人權組織,要求他們介入調查,但暫時沒收到人權委員會的回覆。
石清表示,自他上月十日將信件傳真給人權委員會後,他在譚湖村的家人受到不明的騷擾,「電話足足斷了三天」。
村民在信中羅列該村一個三人家庭過去六年所交的稅款,指稅款由一九九八年的一千一百多元人民幣,一度飆升至二○○○年的一千五百多元,而今年雖號稱減輕農民負擔年,但第一季也交付了二百五十多元各項稅款。
村民在信中指出,贛榆縣九八年時號稱人均收入高達二千六百元,但實際上,全縣人均收入包括外出打工的村民在內,一年都不多於一千五百元。換言之,以一個三人家庭為例,即使夫婦均有收入,一戶年均家庭收入也不多於三千元,卻要負擔一千多元各項稅費。
農民指出,他們不僅要負擔重稅,子女學費也奇高,「小學生就是五百多元,到初中要一千多元,高中更達二千多元」,結果,因收入少負擔重,許多家庭無法負擔子女升讀高中。
他們炮轟縣政府及有關官員不僅繼續向農民徵收各項早就被中央政府明令禁止的苛捐雜稅,還挪用中央及省市每年的教育撥款及校方的八成學費,令縣內部份老師工資偏低。
不過,贛榆縣厲莊鄉一名官員卻否認村民的指控,指當地農民負擔已減少四十元人民幣,而縣政府一名官員亦否認有官員挪用教育經費,強調:「老師的薪酬全付了,全無問題。」
本報記者/自由亞洲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