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自由市場成大業

相信自由市場成大業

孫柏文

自從「獅子山學會」成立以來,我們一直被人反覆追問,為甚麼要成立一個智囊團,專門為香港推廣自由市場政策?這緣起於當年湊巧聽到的一席話。

我還在念大學時,有一次在電視上看到股神畢菲特(WarrenBuffet)發表演說。畢菲特提出了一個由法理哲學家羅爾斯(JohnRawls)首先提出的問題。這個問題十分簡單。
「假如你出世前二十四小時,一位神仙對你說:『我可以讓你為自己即將生活的世界定出法則。你可以隨意釐定任何經濟法則、社會法則等;而你所定的法則,會在你自己及你的子女有生之年有效。』你會說:『那好極了。有甚麼條件?』神仙說:『條件是,你不會知道自己出生後是貧窮還是富貴、是黑人還是白人、是男是女、體格健全還是肢體傷殘、天資聰穎還是愚蠢魯鈍。』」
畢菲特問現場聽眾:「你會定出甚麼法則?」
畢菲特或羅爾斯心中,可能各自有不同答案。我們「獅子山學會」,對社會當然也有自己的抱負。現實是,香港目前的情況,並不是我們心目中的答案。曾經看到電視新聞節目訪問一名經驗豐富的幼兒園教師,她概歎出生率低,令幼兒園面臨倒閉,也令她本人可能再沒有機會培育香港新一代。看完這個節目,深受感動的,是否只得我一人?無可否認,香港年輕夫婦選擇不生兒育女,正是因為他們不想將孩子帶到目前這樣的一個社會。

我們正在分岔路口。顯然易見,香港在經濟政策意識形態上,都處於一個真空期,令「當權者」認為香港市民沒有能力、沒有足夠智慧,去構思出媲美世界一流水準的自由經濟政策。我們需要具有遠見,明白長遠來說,哪些基本價值對香港最有利,並堅守這些原則來解決我們面對最迫切的問題。
說得更明白一點,我們要絕對尊重香港人的自由意志,並接受由此而來的種種善果和惡果。過去我們本來有機會證明香港人制訂政策的能力,但我們沒有這樣做。現在我們似乎逐漸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因此可以簡單推論,「獅子山學會」的工作,可能是我們這一代香港人參與構思公共政策的最後機會。
最後,讓我回答文首提出的問題,即「獅子山學會」的抱負。
當我還是一名年輕小伙子時,曾在紡織廠見過祖父的工友,當時他穿着一對「人字拖」。我還記得,看到他的腳時,把我嚇個半死。他的腳殘缺不全,右腳少了三隻腳趾,腳掌也少了一截。我年少無知,指着他的腳問:「嘩,怎麼會這樣的?」

他說:「我泅渡后海灣(現稱深圳灣)時,被鯊魚咬掉的。」
我接着問:「係?」
他說:「人人都知有鯊魚,但跳得落后海灣的人,只知道一定要去到彼岸,去到香港。」
「點解呀?」
「自由。」
我無知地笑他:「值得嗎?」
他笑了笑,左手放在我頭上,右手指着腳說:「即使有人告訴我,不但要失去三隻腳趾,而是整條腿都沒有了,我一樣會這樣做。」他終於抵達目的地。我們呢?
我們的道路艱辛漫長,而且四面受敵。無論任何時候總有人想誘迫政府運用權力壓制市民,要市民做出違背意願的事。這些人有時候會擺出糖衣陷阱,以「一群關注的市民」的名義,要求政府幫助「弱勢」團體;又或者以促進工商、繁榮經濟為理由,要求政府提供優惠。
有幸的是,我們毋須像那位斷了腳趾的老人般,要作出巨大犧牲方能換來自由的空氣。不過,我們確實需要作出最大努力,要對自己有信念,相信香港能夠成就大業,相信我們始終可以克服目前的難題。
說到底,幹嗎不相信?我們到底都是香港人。
……………………………………………………
作者為「獅子山學會」研究部總監,學會是提倡自由市場的智囊團,文章將定期在本版刊出,電郵是[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