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清新劑遇臭氧變致癌物

空氣清新劑遇臭氧變致癌物

空氣污染嚴重,不少辦公室或家庭都添置空氣清新機,希望空氣清新些,員工或家人健康些。不過,美國環境保護署一項初步研究指出,部份空氣清新機,不但未能清新空氣,反而會造成呼吸系統問題,甚至製造出致癌物,吸入後對人體有害。

可以造成呼吸系統毛病
新西蘭環保產品公司ecostore創辦人蘭德斯,周日引述美國環境保護署的報告說,該署研究員研究電子空氣清新機釋出的芬芳香氣分子和空氣中臭氧(ozonegas)氣體產生的化學作用,可在室內形成跟室外一樣的煙霧,以及可產生致癌物質。
蘭德斯說:「該署的研究員指空氣清新機運作時,可製造出被列為致癌物質的甲醛(formaldehyde),以及其他專家相信可導致呼吸問題的化合物。」臭氧由三個氧原子組成,很容易和其他元素產生氧化反應,常被用於漂白或除臭。
蘭德斯指出,美國環境署的初步研究結果顯示,空氣清新劑不是處理污染空氣的好方法,例如汽車的空氣清新劑,似乎令車廂裏的空氣清新了,但汽車廢氣排放出來的粒子不會除去,仍會導致呼吸問題。
空氣清新劑可能對人體不安全,那怎麼辦?蘭德斯說,人們還是另有選擇。最簡單的方法,是打開窗戶,讓新鮮空氣吹入室內,換掉污濁的空氣。此外,人們若真的關注室內空氣質素,就不應將任何化學物再帶進屋內。消費者亦可改用除味產品,當空氣清新劑只是用香氣掩蓋空氣中的氣味,除味產品卻會「迅速把空氣中在顯微鏡下才看見的氣味微粒作生物分解,消除氣味」。

美環保署研究尚屬初步
不過,美國環境保護署就電子空氣清新機公布的只是初步報告,而且在房間大小的實驗室進行,不是在一間屋內進行,加上清新劑要遇上高濃度臭氧才產生甲醛,所以研究仍有局限性。另外,上月出版的《新科學家》報道,加拿大的研究發現,由空氣污染產生的浮游微粒會導致老鼠產生基因突變,令人擔心人類也受影響。
www.scoop.co.n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