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保險(2318),上市第一天,幸遇大市大幅造好,結果仍有些微的升幅,但第二天已經不支了。要指出的是,當天在大行以10.30元的價格掛出買入盤1億股,要跌破10.30元的股價,就必須沽出價值10.3億元的平保股份,儘管大量散戶對平保都沒有信心,但散戶力量畢竟有限,因此只要有大行繼續撐住,平保股價不會跌到哪裏去。
我是很想買平保的,但一直都沒有入市,因為我希望能以更低的價格買,我希望能以與中國人壽(2628)差不多的PE水平買,或比國壽高一點點的PE也無妨,但現在是高出許多。可是,當上個星期六我閱報得悉有大行掛出1億股的買盤時,我又有一些新的想法:
平保是第一家有外資成為單一大股東的中國保險公司,這次平保上市,出現一個比較少見的現象,就是原大股東也參與購買新股。
一般上新股上市,原大股東都不會認購新股,因為原大股東手上的原始股成本比較低,沒必要以更高的價格購買新股。一些原大股東還要趁股票上市,將手上的一些原始股賣予公眾以套現,但平保上市,大股東滙控(005)就認購了新股,如果滙控繼續在市場上買入平保,有一天,平保就會變成滙控的子公司或聯營公司,那麼滙控就可以很成功地以最快的方法打入內地的保險市場,與中國人壽力爭。
如果平保真的成為滙控的子公司,由滙控全面管理,長遠而言,也必定會取代中國人壽的市場一哥地位。因此,從陰謀論的角度看,我有些懷疑,平保上市的定價如此高,是不是滙控的高招?高定價使到平保公開上市的股價不受市場歡迎,只要股價上市即刻出現跌破低價的現象,大量散戶就會將手上的股票急急賣掉,少虧當贏。
散戶急急賣,滙控不就可以慢慢買?買呀買,平保就成了滙控的子公司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不但平保長線可看好,滙控更應該被看得更好。
曾淵滄 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