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去年7.1五十萬人上街怒吼,中央歸咎民怨是因經濟不景而不是出於政治因素,於是過去一年在經濟上不斷向港人送大禮,但對香港政治仍緊抓不放。不過有學者指出,7.1遊行主要訴求不在經濟範疇,港人最不滿的是董建華政府施政,一日沒有解決管治問題的普選時間表,中央推出再多措施救港也不能滿足港人的訴求。
去年7.1後,中央推出多項經濟措施挺港,包括不斷擴大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的範圍、把自由行逐步擴展至多個省市、讓香港銀行從事人民幣業務等。另方面又大打民族牌,讓太空人楊利偉率先訪港,透過民族認同增加港人對中央的向心力。但在政治上,較明顯的只有國家副主席曾慶紅向民主派釋出善意以統戰民主派。
嶺南大學政治學及社會學系副教授李彭廣認為,7.1遊行人士主要是對管治不滿,中央打經濟牌、打民族牌並不對焦,不是對症下藥,出來效果有限,他不否認自由行等措施對香港有利,但受惠的人始終局限於個別行業,若中央不讓香港進行政治改革,不能有效解決管治問題。
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陳健民指出,中央是把香港矮化為經濟城市,把問題全歸咎於經濟是認識錯誤,脫離現實情況。他指經濟措施需要很長時間,才令一般人受惠,用這種間接方法解決市民對管治的不滿,恐怕會令問題累積到解決不了的地步,一日沒有普選時間表,一日平息不了民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