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叔理財:精心部署七月入市策略

陸叔理財:精心部署七月入市策略

上周四港股大幅彈升313點,一洗連日頹風。傳統智慧告訴我們,股市是「五窮、六絕、七翻身」,不少業內人士因而認為,上周港股大幅反彈,是7月股市上升的一個好兆頭。
平情而論,現在對股市預測,很難像過往般準確,最大問題是對沖基金不斷借助消息將港股舞高弄低以套利。另外值得大家留意的是,不少基金去年在港股低迷時撈了大量平貨,以國企為例,絕大部份的成本價較目前水平低出4至5成,無論它們在任何水位沽貨,都一定有利可圖。故此,近來國企股大幅波動,很大程度是大戶大手沽貨,將股價推低,引出一批批散戶止蝕盤,然後再在低位儲貨,伺機炒上。只要小投資者偶一不慎,便會因高追低沽而損手。
在這種投機盤充斥的氣氛下,即使7月港股真的能夠反覆走高,預期中間仍會有很大的波幅。
整體而言,我對7月份的港股仍持樂觀態度,原因是經歷兩個月的整固,市場已凝聚了一大批購買力。好像上周四港股成交量便達182億,反映出只要遇上合適時機,資金絕對有動力一下子湧入股市。
此外,若果下周美國聯儲局一如所料般調高1/4厘,在加息不明朗因素消除的情況下,有利港股後市走勢。再者,踏入7月,不少企業相繼公布業績,普遍預期業績會理想,對股價料有支持作用。

藍籌逢跌吸納
依據上述分析,7月份港股理應可看高一線,但投資者亦要留意入市策略。只要有足夠持貨能力,我覺得一些大藍籌如滙豐(005)、中移動(941)和新地(016),可採取逢跌即買的策略,但千萬不要受指數表現而左右自己的投資決定。
至於國企方面,我相信即將公布的業績仍然是正面的,但礙於目前國企股仍受國內宏觀政策所影響,即使目前數據顯示過熱經濟暫時受控,但只要稍稍有風吹草動,國內資金便有班師回朝的需要,屆時國企股的表現必然受到打擊。因此,雖然國企股業績仍會表現不俗,但礙於目前的客觀形勢,要重納升軌,似乎有一定的難度。若果要參與國企股投資,我建議現階段只宜炒波幅。
至於股價已跌至非常低殘的工業股,我相信7月份未必會有太大起色,反而預期受惠於原材料價格的調整,只要下半年整體股市仍然保持平穩,資金會重流於工業股中。在炒大落後的概念下,工業股在第4季應該會有不俗的表現。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