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每年約有千名新增末期腎病病人需要洗腎或換腎維持生命。一項調查顯示,六成四受訪市民有夜尿、小便赤痛或腰、腹痛等腎病病徵;四成人對腎臟健康關注不足。醫學界指出,近年四成末期腎衰竭都是糖尿病引致,情況令人關注。
腎臟基金會託健康網絡於上月訪問五百名市民,發現市民對腎臟認識不深,一成四受訪者以為腎臟輔助性功能,但實際腎臟與性能力無關;六成四有至少一項腎病病徵,兩成多更出現兩項或以上病徵。雖然每天飲八杯水能保障腎臟健康,但七成二人未能做到,逾一成更完全做不到。
基金會主席雷兆煇說,腎病早期病徵不明顯,當感受到病徵時腎臟已出了毛病,故應定期檢查身體,若有一至兩項病徵應即求醫。他又說,四成末期腎衰竭患者源自糖尿病,兩成來自高血壓,故不可忽略治療的重要性。
衞生署署長林秉恩呼籲,市民要日飲八杯水。醫院管理局專業事務及人力資源總監高永文說,當局每年為六千名病人提供洗血、洗肚及換腎,每位腎病病人醫療費用平均每年達十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