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沒理由不能普選

香港沒理由不能普選

詹姆斯.利奇(JamesA.Leach)

這是香港回歸中國第七年,正如國務院根據九二年《美國──香港政策法》要求,於今年四月提交給國會的報告所言,香港特別行政區依然是國際城市,居民繼續享有法治保障和廣泛的公民自由。
跟北京一樣,美國有龐大的利益樂見「一國兩制」模式在香港成功。在此情況下,有人建議美國檢討香港在《美國──香港政策法》下享有的待遇,我相信現在這樣做是不智及有反效果的。
縱是如此,最近的發展已在那個英國前殖民地內外引起嚴重關注,就北京是否履行承諾尊重它保證給香港的「高度自治」。
從國會的角度而言,推進民主化及憲制改革(包括普選)可促進香港的政治穩定和經濟繁榮,這似乎是不證自明的。北京當局應該認識到,有活力、民主和繁榮的香港,對中國是巨大的資產。只有中國把香港視為威脅時,香港才會變成威脅。

雖然《基本法》也許在技術上沒有要求在○七○八年全面民主,但如果具智慧和尊重自治的話,就自會為香港擁抱民主。我剛到過印尼、馬來西亞和菲律賓,這些地方都舉行了成功的地方及全國選舉。我見不到有任何理由,香港這麼富裕和先進,不能做相同的事。
香港人去年七月一日教人印象深刻地示威,已清楚表明他們爭取更多民主自治,這訴求完全合乎「一國兩制」架構。和平示威過後,香港政府似乎聆聽民眾,撤回爭議的國安條例,進一步諮詢民意。香港人去年十一月破紀錄在區議會選舉投票,再次顯示參與民主的堅定意欲。
可是教人遺憾,北京最近決定限制香港的憲制發展,似乎跟中央政府在八二年《聯合聲明》和《基本法》承諾的「高度自治」不一致。
同樣使人沮喪的是香港一連串事件,由數位政治清談節目主持人投訴受人恐嚇、中國艦隊駛過維多利亞港、到立法會議員劉慧卿辦公室受襲,很多人都視這些為威嚇香港民主派人士的計劃。
我明白最近數星期,各方採取初步步驟去重拾對話、建立信心和尋求妥協。我極之希望這些努力會成功。

二十一世紀會否和平與繁榮,端賴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能否知道如何自處以及用公平和尊重的態度對外開放。香港是這種可能情況的中心。因此,香港值得我們最大的關注、尊重和善意。
香港本身已夠重要,它是其他人的模範。台灣人尤其細心察看香港發生的事。在全球一體化之下,各地的人正追尋團結,來制衡超越個人及家庭控制以外的政經力量。不同政治制度建基在截然不同的機關和態度,要協調幾乎沒有可能。歷史上顯示衝突是常態,因此要保持世界和平與繁榮,互相尊重大家不同之處是關鍵。
……………………………………………………
作者為美國眾議院國際關係委員會亞洲及太平洋小組主席,本文摘譯自他於六月二十三日主持香港最近發展聽證會上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