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多年,香港政府有多項決策失誤,當中不少是短暫的,但教育方面的失誤,將遺禍深遠。
從母語教學、縮班、殺校、語文基準試,以致現時爭論熱烈的校本管理,都反映政府的教育政策一團糟,但套用特首一句話,這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失敗的教育政策已延續了至少20年。
不要忘記,教育是社會最大而又最重要的投資,教育是培養領導未來社會的新一代,他們的知識水平、道德價值觀、視野、創造力等,影響未來社會的發展,「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搞不好,後果堪虞。事實上,今天香港正承受這惡果,若不盡快改善,未來的社會將更糟。
大家只要看看今天港式教育炮製的大學生是怎樣的水平(無論是知識與品格),便可知道教育失敗的慘況,不要相信政府官員的評論,只要問問各大小機構的僱主,便都一清二楚。
本地質素較佳的大學生欲到北大、清華以及外國大學升學,並非只是追求名牌那樣簡單,背後的原因值得深思。
教育投資不講求即時回報,但「教育質素」必須講求經濟效益,沒有經濟效益的教育是失敗的,然「教育理念」卻不能只講經濟效益,還有其他的人生價值必須考慮。
希望政府在處理教育這項大投資時,要把現時不恰當的觀念來個大清洗,胡亂的殺校、裁減教師及推行校本管理或可達個別目的,但絕對不是好的教育投資管理。
(本欄逢周一刊出)
冠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