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的就業數字終於公布令人鼓舞的消息,5月份不但有4300份新的職位空缺,更重要的,製造業空缺在高科技的帶動下,出現1600份新職位,這是自2000年以來首次的增長,市場多了空缺,除了打工仔開心外,各大小網上求職廣場亦同樣受惠。Monster剛公布的首季度營業額達1.88億元,較上季增長近一成。
互聯網盛行後,網上求職廣場已成為搵工一個必要途徑,早在十年前,Headhunter.net、CareerBuilder.com及Monster.com的前身MonsterBoard等都已開始嶄露頭角,為網友提供職位空缺資訊,97年hotjobs.com在矽谷成立。Monster的母公司TMPWorldwide及其他4家求職網站,在互聯網高峯期均成功在納指上市。雖然他們是當年少數能有真正收入的dot.com,以Monster為例,00及01年的營業額都超過14億美元,但命運與其他互聯網公司一樣,同樣要面臨汰弱留強及整合。
在2000年,CareerBuilder及CareerPath被美國兩大報業集團KnightRidder(KRI)及Tribune(TRB)合併收購。
01年中Monster.com母公司TMPWorldwide嘗試以總值逾4億美元換股方式收購Hotjobs,可是雅虎隨即加入收購戰,TMP當然敵不過財雄勢大的雅虎,02年始Hotjobs被納入雅虎旗下。
在雅虎的庇蔭下,Hotjobs於02年便成為最高瀏覽比率的求職網站,市場佔有率亦穩步上揚,奠定其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網上求職行業之中的地位。同年,CareerBuilder與Headhunter宣布合併,網上求職市場便出現了由CareerBuilder、Monster.com(MNST)及Hotjobs.com三國鼎立的形勢。
除了求職網站,乘着就職前景開始明朗,一眾提供招聘或人力資源顧問服務的公司,尤其是替公司找合約制專業人才的顧問公司,可謂守得雲開見月明。皆因過去兩年周圍都是裁員,哪裏還有合約制工作?現在不同了,很多公司對前景還有保留,聘請合約員工亦較外判工作佳,是最合適不過。
以人力資源顧問公司ManPower(MAN)為例,一年內股價已上升超過50%。另一家總部位於矽谷顧問公司RobertHalfInternational(RHI),股價更在一年內翻了一番,如果矽谷就業數字繼續做好,這類人力資源應該會被看好。
魯笨
電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