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半月內不尋常地連續出現兩宗日本腦炎個案,衞生署表示,未來數周屬關鍵時刻,是爆發日本腦炎的高危時期,在這段炎熱多雨的日子需要加強滅蚊工作。若日本腦炎在某些地區出現小型爆發,政府不排除為該處人士注射疫苗,但暫時不會實行全民注射。
衞生署表示,元朗加州花園一名感染日本腦炎的男子,現時情況仍然危殆。該署衞生防護中心社會醫學顧問醫生曾浩輝昨出席電台節目時稱,已收集逾四百名加州花園居民的血清樣本,預計需時一至兩周才完成化驗。連同較早前在不同地區向不同行業人士收集的樣本,該署已收集得約一千個血清樣本,作為分析本港不同地區或不同行業感染日本腦炎風險之用,料一、兩個月內完成。
不過,曾浩輝強調,現階段首要工作是滅蚊,因為未來數周屬關鍵時期,蚊子滋生情況會隨着天氣炎熱及踏入雨季而趨嚴重。
他斷言政府暫不打算為全港市民注射預防日本腦炎疫苗,避免有人接受注射後出現過敏性反應或腦炎等嚴重副作用;但若情況改變不排除採取不同應變方法,例如當發現數個個案集中在某時段及某地區,即針對性地為該處人士注射預防疫苗,以遏止演變成大規模爆發。
漁農自然護理署正研究為豬隻注射日本腦炎疫苗的可行性,包括疫苗成效、注射疫苗的時間及劑量等。食物環境衞生署亦會繼續收集有關傳播日本腦炎的三帶喙庫蚊在港滋生情況的數據,有需要時公布。
衞生防護中心首席醫生(流行病學)張竹君出席講座時表示,準備到日本腦炎流行地區,如部份東南亞國家的市民,若逗留一個月或以上,可考慮注射疫苗。但她認為,計劃到日本旅遊的人士,即毋須注射,因為在日本市區感染的風險不高。
張竹君又稱,本月十一日成立的病毒性腦炎通報機制,完結期將由下月二日起延長三至四周,呈報個案數字現維持九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