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全職學生享有半價地鐵車費優惠,而其一條件是申請者的年齡要在二十五歲以下。當我還是二十四歲的時候,和同學談到每日因此省下不少車費,她驚嚇的問:「你還未夠二十五歲?」我答:「對啊!還有好幾個月。幹嗎?你以為我多大了?」她說:「一定不止二十五歲,起碼廿七、八啦!」這回輪到我一臉驚惶:「不是嘛……」她:「你怎樣看也不像只有二十四歲。」我心裏嘀咕:「說夠了沒有?」
同一年,我為一班中學生的家長舉行座談會,我提早到場安排座位。時間一到便坐在主席的位置上。家長們難以置信的對主持人說:「我們還以為她是中學生,是你請來做場務(搬枱搬椅)的!」我笑逐顏開,沾沾自喜。
看着鏡子,我自問:「究竟我老?不老?」
二十五歲生辰那天,我呱呱大叫:「三十歲了!三十歲了!四捨五入計算,我已三十歲了。」有人揶揄說:「女性踏進二十五歲,除了新陳代謝減慢外,市場價值也逐年遞減。」敬愛的教授聞言叫我不要理會這樣的性別歧視,我笑說:「人生才剛開始呢!最好的尚未來臨。」
不期然就想到chronologicalage(時間性年齡)及mentalage(精神年齡)的關係,心理學家在計算人類的智商時,是要將一個人的精神年齡除以真實年齡再乘一百的。如果你兩個年齡相同,你的智商就是一百,餘此類推。
總有些人心智比身體遲熟得多,與此同時亦有一些人像老人精被困在半熟的軀殼內,那個比較幸運?視乎際遇、視乎對生命的要求與渴望。我們無法抵抗地心吸力,年華老去,我們的肌膚會鬆弛,昔日堅挺的或會變得垂頭喪氣。"Beingyoungatheart"及"Aginggracefully"比穿樽領衫來遮掩頸紋及拉臉皮來得實際及長久──而且免費。
如果,我只是說如果──年齡是個數字遊戲,我但願永遠保持三歲的髮膚、二十歲的身段、四十歲的智慧;再加一點十六歲的衝動、九歲的童真和六十一歲的爐火純青。
編按:鍾偉民請假一個月,由陳頌恩暫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