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價酒充貴價酒 若出售利潤達十倍<br>製冒牌高粱酒集團被搗

平價酒充貴價酒 若出售利潤達十倍
製冒牌高粱酒集團被搗

【本報訊】海關搗破一個製造冒牌高粱酒及走私中國酒集團,撿獲四十六支利用廉價高粱酒再「入樽」而成的冒牌高粱酒,海關指該批冒牌酒若成功出售利潤高達十倍,初步檢驗冒牌酒不含有毒成份,亦未流出市面。行動中,海關又撿獲三千多支由內地走私入境中國補酒,拘捕包括主腦三名男子。
海關一般調查及支援組指揮官高國璋表示,這是近十年內最大宗製造及走私中國酒案件,至於遭搗破製造冒牌酒集團涉及本港兩家食品直銷批發公司,海關發現該兩家公司利用由內地入口糧油食品來港方便,涉將走私中國酒收藏於生抽及甜醋紙盒,再混雜其他食品由廣東中山經陸路運港,逃避偵查。

手工粗糙招紙有摺痕
海關發現冒牌酒製造集團利用每桶三十公升、售價一百元、由內地進口已完稅的廉價「直沽高粮酒」再「入樽」注入兩個大型玻璃瓶內,偽冒本港有售,但售價較高的「天津高粮酒」。工人會用膠水將自行印製虛假標籤招紙貼在瓶身及用紅色膠紙封口,然後用風筒吹乾作後期加工,但因手工粗糙,海關指招紙常出現水泡及摺痕,而且這些冒牌高粱酒製成品以一千元兩瓶高昂售價出售,利潤高達十倍。
消息稱,海關月前巡查港九多家商店,發現部份陳列架上中國酒並不在海關徵稅名單上,懷疑該批酒是走私入境,暗中展開偵查,稍後關員發現該批中國酒由本港兩家食品直銷批發公司供應,於上周四至昨日展開一連三日行動。
海關先後突擊搜查該兩家食品公司位於油塘東源街及土瓜灣九龍城道三個貨倉,其間關員在九龍城道一個貨倉,當場發現一名工人正利用塑膠泵將廉價高粱酒由膠酒桶泵進大型玻璃酒瓶,關員即時拘捕該工人,並撿獲四十六支懷疑冒牌「天津高粮酒」製成品,共值二千五百元,應課稅值約一千五百元,海關稍後再拘捕該兩家食品直銷批發公司東主助查。

另撿逾三千支走私酒
海關對撿獲冒牌中國酒十分關注,即時將酒樣本送交政府化驗所化驗,但暫時未發現含有毒成份,相信這批冒牌酒亦未流出市面。
海關人員續在該三個貨倉及港九新界七家商店,合共撿獲約三千一百支、分別十一個品牌懷疑走私入境中國酒,當中包括八款中國補酒,但其中五款酒不在海關徵稅名單。海關指該批走私酒重逾一千六百升,市值三萬七千五百元,應課稅值一萬二千五百多元,海關發現東主會以低於市價三分一售價向商店批發。

製冒牌酒集團利用膠水及風筒等工具,自行將貴價高粱酒的標籤招紙貼上玻璃瓶,但手工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