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港股可謂集多項重大事件於一周,有可能將市況(註:不是指數,只是市況)推至另一高潮。首先便是29至30日的美國聯儲局議息;繼而便是美國將伊拉克政權移交,屆時不知會有甚麼事發生;再其次便是港人的大事七一大遊行。
還有,便是中央可能一如市場預期般,再向港人送大禮,例如QDII、北水南調之類。在這麼多因素下,筆者認為最佳策略,莫如在七一去行行街,好好想一想未來的投資策略。
港股在前一個星期五(6月18日),因民企股斬倉事件,引致大市急挫,跌破12000點大關,隨後便在11800-12000水平間反覆徘徊。直至上周四,港股藉着美股回升及國內資金可能南來投資的傳聞,大市單日急升300多點,恒指重上12000點大關。因此港股近期的波幅,基本上是由6月18日急跌200多點,及上周四飆升300多點這兩個交易日一手包辦,其他日子大市波幅不大,好像上周五恒指的高位為12207點,亦是上周全周的高位,該水平與6月17日的高位12201點相差數點,此正好反映大市近期是有波幅而沒有升幅,基本上是原地踏步。
本周二期指結算,期指的平倉及掉期等活動相應大增,故上周五期指單日成交急增至96000多張,遠高於平日三四萬張之數,反映期指結算等活動正開始。有一點較為有趣,就是在上周四港股飆升300多點當日,期指的交投亦急增至53000多張,可是隨後期指未平倉合約數量並沒有太大變化,估計部份原因是當中不少期指成交是「即日鮮」的短炒盤,不知這些短線炒家是贏是輸。
港股上周四急升300多點,重返250日線之上,雖然在周五略有回吐迹象,這亦屬正常的,港股在過往急升後亦常出現類似鞏固形態,只要短期大市不再失守250日線11970點便可。另一方面,從日線圖觀察,恒指短期較大阻力水平為12400至12500點,但若從恒指的小時圖入手,則不難看到12250水平才是恒指短期首個阻力位。
上周中國移動(941)可謂其中一隻主力推動大市的股份,其升跌對近期港股影響頗大。由去年9月至今,中移動在24元多次受阻,正如附圖所示,中移動曾先後5次受制於24元水平,假若本周中移動再度逼近該水平,未能成功衝破,提防出現另一獲利回吐沽盤。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