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四年今日,在美國俄亥俄州特洛伊市一家超級市場內,一名顧客拿着一排附有條碼(barcode)標籤的黃箭香口膠付款,「嘟」一聲,世上首個條碼標籤商品交易就此完成。三十年來,條碼無處不在,以下是一些有關條碼的有趣事實:
‧條碼概念源於四九年,美國工程師伍德蘭在沙灘構思開發一種自動閱讀資料系統時,從沙上手印想到可用粗幼不同的黑線圖案,代表數據資料。
‧美國研究員布克曼開發出世上最小的條碼標籤,每條線只有千分二厘米闊,貼在蜜蜂身上監察其交配習慣。
‧日本九七年興起條碼裝飾熱潮,逾百萬東京高中女生印上條碼紋身貼紙。
‧詩人卡林斯九四年發表一首由條碼組成的詩,聲稱「可以給機器閱讀」;紐約藝術家紹爾科九八年展出二十幅以條碼為主題的畫。
‧只要登入
‧全球每日約掃描五十億個條碼;研究顯示,應用條碼後,全球每年約省錢二千四百億港元。
英國《每日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