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樓市自去年踏入升軌後,發展商的推盤態度愈見惜售,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發展商推出的全新單位僅6695伙,較去年同期的10966伙減少39%。而下半年料有逾2.6萬伙可供推售,不過,業界預期發展商採求價策略,故只會推出半數約1.3萬伙應市,有助樓市平穩發展。
資料顯示,多家主要發展商下半年可供推售單位逾2.6萬個,當中以長實(001)及新鴻基地產(016)佔最多,分別為6861伙及4900伙,其次是恒基地產(012)的4038伙及恒隆地產(101)的3637伙。
較受市場注目樓盤,包括久未有開賣大型新盤的恒基西灣河碼頭廣場項目,涉及單位2020伙,新地的尖沙嘴凱旋門及大角嘴奧運站三期,同樣被視為較具指標性新盤。
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指出,樓市自去年升溫,樓價攀升,發展商新推單位見逐步減少。今年1至6月,共有6695個新單位推出,較去年受「沙士」困擾期間,仍錄得10966個單位少39%,比對去年下半年市道回升時推出的11299個新推單位少41%。
劉嘉輝表示,數字反映發展商近年賣樓套現的壓力減低,銷售策略求價為上。即使樓盤獲批售樓紙,如長沙灣碧海藍天及大角嘴浪澄灣,仍未見展開銷售,可見發展商惜售求價策略明顯。
雖然多個新盤可於下半年開賣,但他預期,發展商全年實際推出少於2萬伙,為98年以來新低,只要發展商不大幅加價,市場有力承接。至於一手成交,上半年有逾1.5萬伙,全年料逾3萬宗,較去年逾2.7萬多11.1%。
中原地產執行董事陳永傑認為,下半年以中高價物業為大市火車頭,尖沙嘴凱旋門推出,對大市有起動作用。西灣河碼頭廣場項目則由於供應量多及位置佳,可帶動中小型住宅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