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稅前盈利可望增逾15%

渣打稅前盈利可望增逾15%

【本報訊】渣打集團(2888)在結算期前業務滙報中指出,未計出售中銀香港(2388)及韓美銀行股份產生的特殊收益,該集團在上半年度表現也理想,整體業務收益增長均勝預期。該集團財務總監PeterSands向分析員表示,集團利潤迄今已達到市場預測平均值水平,但他拒評實際幅度,又稱市場對渣打全年度稅前盈利預測平均值為17.8億美元;此數字較渣打去年度業績高逾15%。

港區盈利大部份留港
渣打香港將於7月1日在本地註冊,註冊涉及的開支約1000萬美元,Sands說日後在港賺取的盈利,大部份留在港,本港亦毋須向母公司額外增派股息,因此在進行本地註冊時,集團只會因應金管局要求,向在港的全資附屬機構注入所需資本。
今年首數個月,渣打集團業務持續強勁增長,當中尤以商業銀行業務更佳,個人銀行業務方面,大多數地區錄得高單位數字或低雙位數字增長,呆壞帳支出維持低增長,成本控制得宜,但Sands沒有回應分析員提問,業務收入增長7%是否集團所指的預期水平,只說以往試過雙位數字增幅。
基於香港破產狀況改善速度較預期更快,雖然上半年度本港個人銀行業務,仍可能有負面表現,但他相信下半年度及全年計,會錄得正增長。他又稱,優惠利率與同業拆息息差,第2季度較首季進一步收窄,故業界都調整本身資產負債表,以減低影響;除印度按揭息差外,香港以外大部份地區,個人銀行業務的息差維持穩定。
自營增長仍是集團擴展的主要渠道,惟Sands表示不代表排除收購或投資的機會,在南韓及內地市場的發展策略亦如是,現階段集團正與內地一些潛在合作夥伴,就小量入股投資作商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