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經報攤,看見拳頭大的四個字「子宮頸癌」和名女人的玉照,說是獨家報道。兩篇彩頁篇幅,最後最後的一句是主人翁再三強調,她站出來是想提醒女性要注意健康,要做身體檢查……
作為女性,是不是要客氣地道謝?
「唔該晒」。
言歸正傳,我想說的是這段新聞讓我想起一位婦科醫生的名言:「女人的子宮不是生仔便是生瘤。」
怎能教人不欷歔?生仔、生瘤,不是自由選擇題,更不是說生過孩子便會在生瘤這件事免疫。反過來生了某些瘤又動過某些手術,一輩子可能不能生育。
一句話:生仔或生瘤同樣「手尾長」。
生不生瘤無法選擇,生孩子──也許有得揀吧。
生?不生!生!不生……
有些人說做母親是女性的天職,這是因為即使科學這麼昌明,再自把自為的大男人也無法懷孕吧?又有人說未生過孩子的不能算是真女人?這未免太武斷了吧?不一定要所有身體器官都物盡其用吧?
朋友說我這麼喜歡小孩子,日後一定會做媽媽。實情卻是一想到挺着肚子不能伏在床上寫作,我已膚淺地搖頭。再想到荷爾蒙會亂晒大龍,又會作悶又會頭暈,就更不敢恭維。要是真的生了孩子還要養,最重要的是教。養而不教或教而不善也只會為社會增加敗類。
朋友說要是你丈夫要你生,哪怎算?我答:「那就生吧!」於是我們討論要男孩或女孩?我說:「男孩較好,可保留丈夫的姓。」朋友附和說:「我也說男的較好,你知道呀,男的再醜也能娶妻,如果女兒其貌不揚,我不知怎算。」
然後是學業問題,我們一致認為孩子一定要進男女校,還要是最好那間,直資雖貴但事在必行。
「是不是要通宵排隊拿籌的?」朋友問。
「許冠傑的演唱會也要排四天買票啦!」我說。
一身兒女債,我們來不及還給父母,子女大概已來討。
編按:鍾偉民請假一個月,由陳頌恩暫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