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央政府昨日表明,宏觀調控取得成效,物價仍在控制範圍內,沒有通脹問題,未決定是否加息。這番言論暫時減輕市場對中國經濟過熱、隨時加息的憂慮,刺激國企股造好,國企指數反彈1.31%,收報3975,以石化及汽車股的表現至為突出。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新聞發言人曹玉書昨於記者會上承認,生產原料及糧食價格上升,令中國遇到物價上漲的壓力,但今年5月物價指數較去年同期升4.4%,未達到5%,仍在可控制的範圍內;雖然第3季的物價指數將會上升,但之後的升幅會收窄。
他指出,物價上漲有別於通脹,後者是社會總需求嚴重超過總供應,但以目前及未來數月的情況而言,中國仍然是供過於求,產生通脹的根本原因不能成立,但內地仍會慎重研究利率問題,目前沒有決定,國務院新聞辦數天後再有公布。
此外,他強調,中央今次實行宏觀調控,取得了明顯成效,中國經濟發展更為健康,對海外市場產生正面的影響;與93年的調控相比,這次調控屬於未雨綢繆、防患未然的措施。
正在訪京的美國商務部長埃文斯促請中國實行人民幣自由兌換政策,以符合市場經濟原則,並指現況導致不公平的競爭環境。曹玉書回應說,包括香港及瑞士在內的42個國家及地區也實行類似的貨幣政策,「為何單單中國不屬於市場經濟」。
中央的言論減輕市場的疑慮,國企股即時反彈,石化股中,北京燕化(325)升幅較大,收2.225元,漲近6%;儀征化纖(1033)收1.27元,升近5%,汽車股則以駿威(203)表現最突出,續升4.46%,收報2.92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