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放棄英籍加入中國籍的「洋高官」盧維思,曾經成為內地傳媒標榜的寵兒,但爆出巨星匯「爛帳」風波後,他仿似由天堂掉進地獄,英文《中國日報》更發表文章,直指盧要為事件負責。有學者認為,盧維思固然要負上極大責任,但若立法會不揪出盧維思背後輕率拍板要巨星匯盡快上馬的政府高層,只會令他成為事件的代罪羔羊。
盧維思的仕途一帆風順,他是政務司司長曾蔭權「愛將」已是官場中公開事情,他成功爭取迪士尼在港建主題公園,更得到特首董建華稱讚,他領導的投資推廣署曾多次取得亞太區最佳投資機構大獎,他也曾贏得一個行政總裁終身成就獎,所以○一年六月他放棄英籍,成為首名歸化中國的洋人高官時,不少官場中人估計他有意更上一層樓,染指只有中國籍人士才可出任的問責局長職位。
有曾與盧共事官員感歎,在目前政治氣氛下,無論他以往表現如何傑出,「今次咁多個巨星匯報告嘅矛頭都指向佢,怕且佢要幫老細頂呢隻鑊。」
立法會帳目委員會主席李家祥承認,負責監管盧維思工作的重建經濟活力小組也要對巨星匯負上很大責任,帳委會也曾考慮要求政府紀律處分小組內所有官員,但這樣必須逐個官員邀請作供,帳委會沒有足夠時間,加上小組會議紀錄不完整,「我哋真係好難分邊個官負邊啲責任」,所以只能對小組提出極度遺憾的政治批評,「極度遺憾已經係第二級嚴重批評,成二級地震㗎喇。」
城市大學公共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張炳良認為,盧維思固然要對巨星匯操作失誤負最大責任,但更重要的是政府更高層的決策失誤:「邊個唔顧政府一直有嘅原則,好輕率拍板搞巨星匯?邊個話『沙士』之後,乜都要快搞,結果連監察都做唔好?」他認為,最低限度,重建經濟活力小組主席、兩任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唐英年也要負責。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