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研究調整創業板角色

港交所研究調整創業板角色

【本報訊】深圳中小企業板明日推出,外界視之對香港創業板構成競爭。據了解,港交所(388)內部正研究創業板所擔當的角色,是否需要調整。有證券界人士建議,將創業板擴大為主板以外的二板市場,讓未符合持續在主板上市資格而應除牌的公司,降至二板繼續交易。

港交所發言人表示,該所一直有就改善運作進行檢討,但並非因為深圳推出中小板。她指出,創業板角色目前沒問題,深圳中小板只可籌集人民幣,且須具備盈利紀錄,故不認為會對創業板構成影響。

許照中指可轉成二板
身兼港交所上市委員會委員的大華繼顯董事總經理許照中則認為,創業板有保留價值,但目前是討論調整角色的契機,可考慮將其擴大為第二板市場,並設立升降級制度,條件符合主板資格的二板公司可自動升上主板,毋須像目前另作申請才可轉板,這可激勵二板公司做好業績;降級方面,該機制可讓二板收容被主板除牌的股份,安置不符合主板持續上市資格的公司,令小股東仍有機會繼續交易。
上市委員會早前曾討論除牌機制問題,但尚未達致結論。許照中指出,上述是其個人建議,未向港交所提出。

業界建議停止新申請
不過,部份證券界人士認為,創業板的歷史任務已完成,該板大部份股份交投淡靜,部份質素較佳的公司已轉往主板掛牌,連創業板龍頭的Tom.com(8001)也申請轉板,預計該板遲早都會取消,與其繼續收留質素欠佳的公司,不如考慮停止接受新公司申請上市,但保留現有創業板公司繼續交易。
另外,廉政公署防止貪污處處長陳志新昨日與傳媒茶敍時表示,因應港府就上市審批權諮詢總結的建議,近日已對港交所處理上市申請的程序進行檢討,包括上市審批的時間、透明度及審批人員是否有利益衝突,預計需時3個月,希望9月完成工作後公布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