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設小組應付銀行5大風險

金管局設小組應付銀行5大風險

金管局總裁任志剛上周發表的一篇演辭內,提出銀行界面對的5項長線風險,令市場側目,原來該局正就銀行業未來3至5年面對的風險,以及該局要如何作準備等,草擬一份研究報告,冀能釐訂較長線的發展規劃,並進行部署,有關細節將於年底前公布。

上立會簡報巴塞爾協定
金管局於98年公布由畢馬威會計師行進行的銀行業策略發展顧問報告,有關建議在其後5年相繼落實。該局銀行監理部助理總裁蔡耀君接受訪問時表示,就銀行業未來3至5年面對的風險、監控及該局作為監管者相應的準備等,該局正由一個7人工作小組進行內部檢討,冀能釐訂較長線的發展規劃,他預料2至3個月後可完成,期望在年底前可公布有關研究報告,並引進相關的新風險管理指引。
除了上述研究,蔡氏表示未來一年該局另一重點工作,是在下一屆立法年度內,爭取完成巴塞爾新資本協定的立法工作。他表示,下月5日在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會議上,該局代表將出席首次簡報會,以增進議員對新協定的了解,現行資本充足比率的計算方式、風險權數等,都列明在《銀行業條例》內,故新資本協定的頒布亦須進行立法,以配合新例在07年1月落實的國際大勢。

他估計,處理上述5大風險所涉及的新指引,未必牽涉現行條例的修訂工作,主要會以業內守則形式頒布;以科技風險為例,可能考慮發一些指引,規範銀行如何應付這些風險。另外,在CEPA優惠下,很多中小型銀行已可進入內地市場,他們是否具備足夠人手管理,以防禦內地業務風險;銀行會否透過專責中國業務部,處理各有關風險,以更符合內地法規,都是當局檢討時的考慮。
因內地會計標準未國際化,民企貸款問題一直是進軍內地的本地銀行所關注,蔡耀君說,這肯定是銀行發展內地業務時可能面對的信貸風險,銀行需要認清客戶狀況及還款能力。

確保有足夠資源調配
作為銀行業把關人,他指該局亦要列出未來3至5年的部署,以確保局方具備人才及資源,配合監管環境的變化,但他強調,大前提是在現行人手編制總數不變的原則下作調配,運用每年人手流動(如退休或離職)產生的空缺,增聘有關專才。
金管局現由副總裁韋柏康領導一隊6至7人的智囊團小組,負責檢討及釐訂長線策略發展報告。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