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缺具刺激性的經濟數據發表,人人在倒數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歐美金融市場表現淡靜可以理解。然人們可能沒有留意到過去兩日,歐洲央行高層好像如臨大敵,紛紛四出對「通脹威脅論」解畫並大派「定心丸」,同時警告企業勞資雙方切莫被一個月的通脹數字或暫時高企的油價所誤導,從而胡亂將工資向上調整,因為這才是導致通脹惡化的根本因素,還望大家保持冷靜。
德國央行行長兼歐洲央行理事韋伯(AxelWeber)向外界表示,儘管歐元區5月份通脹率錄得2.5%,遠超歐央行訂定目標2%上限,但這只是暫時性,人們不應以為通脹急劇惡化,遂引發「第二輪效應」(secondroundeffects)。意指在預期通脹加劇提早商議調高工資。
隨後歐央行行長特里謝和首席經濟師伊辛(Ottmarlssing)亦分別向德法意和西班牙等多份報章傳媒提出警告謂,只要工資不無理上升,通脹壓力將會緩和。伊辛更補充說,高油價和提高間接稅只不過是一次性效應(one-offeffect),不應要求調高工資作補償,通脹固然值得關注,但卻不用過份擔心。另一位歐央行理事古格雷爾(GertrudeTumpel-Gugerell)也聲稱,決策當局會根據變化採取措施,然目前一切應無大礙。
一眾巨頭緊張如斯,不外是要向公眾表明最新的通脹數字上升僅屬短暫,企業和僱員不要以此作為調整工資的標準尺度;另外還向市場傳遞一個重要訊息是,歐洲央行的(貨幣)政策不會受一個數據所左右。眾高層乃明白到群眾的力量,一旦因一個數據誘發謠言四起,爭相將無名腫毒(喊加人工)傳播出去,將加深通脹壓力,同時更令市場產生恐慌,豈不亂過七國?故合力走向前線為大家派定心丸,實屬明智。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