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期間流鼻水、喉嚨痛或鼻塞,是由於呼吸系統上部(上呼吸道)感染了病毒。感冒或稱傷風令人感到不適,但對大部份人來說,感冒會自然消退,因為身體可自行抵抗病毒,以致毋須特別治理便可痊愈。
流行性感冒(或稱流感)的病徵與感冒相似,但前者較為嚴重。雖然對大部份人來說,流感會自動消退,但這疾病對體弱或免疫力弱的人來說,卻是危險的。在香港患流感的兩個高峯期分別為二月和七月。
感冒病毒由人散播,如打噴嚏或咳嗽時濺出的唾沫在空氣中擴散,或手指接觸沾上病毒的物件,繼而傳到口中;握手或接觸門柄也會感染感冒病毒。
受感染的人會在病徵出現前二天至出現後四天傳播病毒。一年四季都有機會染上感冒,但冬天時節較普遍。成年人每年平均患二至三次感冒,而學童每年患感冒的次數則可多達十二次或以上。
流感對大部份健康的成年人來說,只是較嚴重的感冒。但對小孩、老人和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士來說,流感很容易會引致嚴重的併發症,其中大多數都與肺部的繼發性細菌感染(肺炎),或與耳朵、鼻或喉嚨的繼發性細菌感染有關。六歲以下的患者會因體溫過高而抽搐,稱為「熱性抽搐」。
目前並沒有方法醫治感冒和流感。抗生素可殺死細菌,但不能消滅病毒。一些簡單的日常護理方法可減輕病徵,令患者盡速復原,包括喝大量飲料,防止缺水;避免吸煙;保持均衡飲食,並進食大量生果和蔬菜;多休息,避免做劇烈運動;盡可能與感冒和流感的患者保持距離,以防止病毒擴散;定時洗手;均衡飲食;每年接受流感防疫注射,可大大減低患病機會。
撰文:保栢醫療保險 欲知更多健康資訊,請瀏覽保栢健康雅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