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腦萎縮患者 致力幫助病友<br>殘障義工盼有電腦製作通訊

小腦萎縮患者 致力幫助病友
殘障義工盼有電腦製作通訊

患小腦萎縮症的黃遠清,眼睜睜看着身體機能日復一日衰退,走着同患此病母親所走過的路,惟其鬥志絲毫沒退減,積極享受人生每分每秒。身為香港肌健協會會員的他,參與義務工作不遺餘力,現盼有一部電腦,以便在家製作會訊,為病友提供交流橋樑。

小腦萎縮症可怕之處,在於它會逐漸蠶食病者活動能力,這點阿清比任何人清楚,因其母親亦患此病,並於數年前併發肺炎病逝。
「嗰時媽媽只係六十幾歲,連食嘢都食唔到,要人餵佢,所以最初我知自己有呢個病都接受唔到,自怨自艾,成日問點解揀中我,後嚟經朋友同社工開解,就睇開咗。」阿清說。

身體機能漸衰退
五十歲的阿清原職石礦場工人,有妻有女,原本生活愜意。然而,九三年他發覺說話及行動出現困難,後證實患小腦萎縮症。在他最需要別人支持的時候,與妻子因感情破裂離婚,女兒跟隨妻子生活,留下他獨自面對病魔煎熬。
阿清的身體機能每下愈況,前年開始要借助學行架走路,視力亦受到影響,可幸他現時仍能勉強應付日常生活,例如煮食及洗澡等。

在輪椅上度餘生
「我知道要喺輪椅上度過餘生,不過擔心都冇用,我已經做足心理準備。」阿清堅強地說。
為擴闊生活圈子,阿清年前加入香港肌健協會做義工,閒時到老人院與長者玩遊戲;又經常探訪病友,送上關懷。另外,對電腦操作略有認識的他,參與該會會訊出版工作,負責撰文及打稿,惟因家中沒有電腦設備,甚感不便。
「如果屋企有部電腦,我就可以留喺屋企打稿、上網吸收資訊,甚至學吓排版,咁樣個人有啲寄託,都冇咁灰。」

做義工不遺餘力
香港肌健協會社工尤穎子表示,阿清在該會出版小組成員中較為活躍及樂觀,但阿清與大多數會員一樣,面對家中缺乏電腦及相關器材問題,以致參與會務時顯得「有心無力」。
讀者如有一套完整電腦,包括主機、屏幕及操作軟件可捐出,請聯絡本報,電話:29908688。
捐款編號:C1409

醫學小百科:小腦萎縮無醫治法
「小腦萎縮症」病源是小腦及脊髓神經失調,導致患者身體不平衡、反應遲緩及說話含糊不清。視覺方面因眼球轉動不順,容易產生重影。此病屬遺傳性,父母其中之一為病者,子女有一半機會發病。即使父母均正常,若基因突變也會導致子女患病。一般患者發病年齡為二十至四十歲。此病暫無醫治方法,病者應多做運動,以維持心肺耐力及使身體柔軟度處於最佳狀態;日常生活應盡量不依賴輪椅,外出時才用輪椅代步。
資料來源:香港肌健協會

暖流熱線
電話:29908688
傳真:23702192
電郵:[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www.charity.atnext.com

阿清(後排中)患病後不減積極,常到老人院探訪長者,與他們玩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