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界促監控播腦炎蚊種

醫學界促監控播腦炎蚊種

【本報訊】食物環境衞生署防治蟲鼠主任主管袁銘志昨表示,最新誘蚊產卵器指數有百分之三十,顯示監察的三分之一地區有蚊患,情況令人關注,政府已決定在十八區成立地區防蚊專責小組,統籌各部門及地區人士滅蚊;而醫學界則認為,如本港短期內再有致命日本腦炎個案,當局應加強監控其他可傳播日本腦炎的蚊種。

工作並無重叠
袁銘志昨表示,設立十八區防蚊專責小組與現時食環署的滅蚊工作並無重叠,因為食環署的滅蚊隊若發現蚊患,會即時使用蚊油處理後,才交其他部門跟進。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助理教授黃世賢認為,早前本港有一宗日本腦炎個案,若再有日本腦炎個案發生,當局應考慮加強監控蚊子、豬隻及豬場措施。
除庫蚊可從叮咬帶有日本腦炎病毒的豬隻或野鳥後,把病毒傳染給人類外,俄羅斯亦有個案顯示海濱伊蚊(又名東鄉伊蚊)也可傳播日本腦炎,而這種蚊子過去也曾在港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