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保險(2318)將於周四掛牌,定價10.33元,為招股作價範圍中位數。可能受中集運(2866)上市後表現不佳及集資規模較大所影響,平保公開招股部份只獲50多倍超額認購,明顯較蒙牛(2319)的200多倍及騰訊(700)的150多倍少,認購新股熱潮有減退迹象,華潤上華(597)更因定價問題擱置招股,抽新股必賺的神話已打破。
投資者於入表時很難估計上市首日表現,因為認購反應及最終訂價都會影響股價走勢,如果公開認購部份反應理想,回撥機制將增加公開發售部份比例,機構投資者部份將減少,故一些股份上市後會出現基金追貨情況,當然先決條件是股份質素及獨特性,否則基金沒有興趣持有。
新股上市首日跌穿招股價,並不一定該股基本因素不佳,可能是訂價較進取,以中海集運為例,即使以下限定價,其全面攤薄PE為6.5倍,但仍較同類股份,例如東方海外(316)的4.5倍為高,故上市後表現不理想。
對於新股投資策略,除了小心選擇股份外,止蝕亦同樣重要,一般而言,若股價失守招股價,則應作止蝕。很多時候,保薦人會於上市後一定時間內把股價維持於某水平,但若機構投資者及散戶紛紛沽貨,招股價亦難免會失守。正因為大部份投資者沽貨,反映市場對該股份氣氛較差,短期內難以扭轉。以中芯(981)及TOM在線(8282)為例,上市當日跌破招股價後均未能重返其上,因此,投資者應以招股價作止蝕,雖然會蝕掉手續費,但可保留實力。其實止蝕於平日買賣同樣重要,只要股價跌低於買入價15%,則應作止蝕,因為可能大戶沽貨、基本因素或大市氣氛已改變,切忌不斷調低止蝕價或溝貨,因為投入資金愈多,風險愈大,虧損更可能不斷擴大。
鄧聲興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