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股壇:中海發展發債有利

點股壇:中海發展發債有利

中海發展(1138)昨日公布發行可換A股債券,市場反應差,國企大致企穩,而中海發展則跌4.5%,發行債券仍待股東大會批准,昨日之跌,似乎反應過敏。
中海發展計劃發行20億元人民幣可換A股債券,5年期,預計息率介乎1%至2.7%(根據人行存款利率上限調整),換股價以日後刊發發售備忘錄前30個交易日A股平均收市價上浮0.1%至10%計算,如以最近5個交易日平均收市價上浮0.1%,則換股價定為8.86元人民幣,換股後將增發新A股2.25億股,使總股數(包括內資股及H股)增加6.7%。
債券換中海發展A股,本與H股無關,但同等權益,亦涉及利害關係。債券集資用於建造及購買14艘油輪及貨輪,發行可換股債券,於低息時期較為有利,而每股盈利也不會即時攤薄。
去年底,中海發展借貸約18億元(不包括融資貸款),所付息率為5.184厘或5.76厘,現時安排的債券,利率最高為2.7厘,雖可調整,但若銀行存款利率調高,則銀行貸款將同步調整,債券利率將較現有貸款利率平均低2.77厘,每年可節省利息支出5540萬元,相當於去年業績5.4%,若即時換股,則對每股盈利攤薄1.2%,而換股期為5年,相信攤薄作用可因業績增長而消化於無形。
基本上,發債消息並無不利,只是擔心攤薄或日後流通量的增加,既然攤薄有限,則H股將不受流通量所影響。

持續發展資金需求大
中海集運(2866)上市跌破底價,對中海發展股價有負面影響,而中海集運股價已企穩,中海發展仍跌並不合理,事實上,兩者雖同屬航運,但前者以集裝箱運輸為主,後者則以油運作為核心業務,散貨運輸只佔三分之一,並以內貿運輸為主,外貿運輸只佔15%,兩者的市場需求及運費亦非全面同步變化,不能比較。
中海發展持續發展,去年底的資本承擔達40億元,存在融資需求,航運業受政府鼓勵,借貸不會困難,但能以低息債券集資,應付資本承擔的一半,應是有利。
中海發展昨收3.675元,跌0.175元,預期PE10.5倍,相信是由低位反彈(由3.25元升至4.55元)的獲利回吐,可趁低收集,待市勢企穩,至少有另一次反彈。
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