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改革的目的本來是提升企業競爭能力,但河南省鎮平縣九成的國企卻因領導貪污而一改即垮,至少有三十四家國企土地更被高利貸債主,也就是縣政府各個部門的幹部瓜分,用來興建豪華別墅供幹部和親友居住,失業的工人則住在破敗不堪的爛屋中。
鎮平縣國企之一的有線電廠黨委副書記沙國英表示,電廠在八六年引進了日本最先進的生產線,生產銷售一向不錯,是全縣負債率最低的企業。但六年前實行企業改革後,企業如五馬分屍般的快速倒垮,原因是高息借來的錢大多被企業領導以各種名義佔為己有,領導再將四十多畝土地分成十三塊,以賤價拍賣給縣財政局、民政局、養老保險局等部門。
痛失工作的工人反映,他們曾經要求縣紀律檢查委員會徹查是否有人涉及貪污,結果紀檢委收了原廠長六萬元「辦案費」後,即讓涉案領導人挾錢私逃。另外,工人自組「護廠隊」保護工廠剩餘的物資,發起人卻多次遭黑社會份子毒打報復。
據悉,鎮平縣經過六年的企業改革,百分九十企業破產,八成工人下崗,七成下崗工人領不到最低生活保障金。由於大部份企業還不起向縣政府借的高息貸款,最終要「割地還債」,令廠房變成縣幹部的私人土地。河南省財經學院的石璞教授指出,這種「改革」手法其實是廠方和縣幹部勾結,利用高息貸款手段套住資產,最後掠奪和私吞國企資產。
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