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200億淨化海港排污費勢倍增

斥200億淨化海港排污費勢倍增

【本報訊】政府昨日公布第二期淨化海港計劃,建議動用近二百億元興建污水處理設施,改善維港水質。
政府相信,當計劃相繼落實後,目前不宜游泳的多個荃灣區海灘都可以重開,維港可以舉辦渡海泳,每年困擾漁戶的紅潮也將會從此消失,但代價是市民要負擔多出現時一倍的排污費。
第二期淨化海港計劃分兩階段推行,首階段工程包括擴建深層污水隧道、提高現有設施在化學處理污水的能力及加建污水消毒設施。涉及的建造費為八十四億元,每年經常性費用為四點四億元,預期可於二○一三?一四年度全部完成。
次階段是在毗鄰昂船洲現有污水處理廠的土地上興建生物污水處理設施,建造費用為一百一十一億元,每年運作費用為七點二億,沒有落實日期。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稱,第二期淨化海港計劃可提高現時化學處理污水的能力,由目前每日的一百七十萬立方米處理量提升至二百八十萬立方米,相當於六百萬人口的生活污水。

維港將可辦渡海泳
廖秀冬又稱,第二期首階段工程落成後,海港主要水域水質將會符合大部份的水質標準,荃灣一帶的泳灘可望重開,並可舉辦橫越維港的渡海泳。次階段的作用是進一步提升維港水質,改善海洋生態,減少紅潮。
她強調,政府未決定會增收多少排污費。若政府補貼一半營運成本的政策維持不變,則首階段落成後,排污費將會由現時平均每戶每月十二元,增至十四至十五元;至次階段落成後,排污費會倍增至二十四元。
香港公開大學環境學系研究小組組長何建宗說,希望政府徹底落實整項計劃,「如果淨係做第一階段,冇錯係可以舉辦渡海泳,但只不過係游水唔死得嗰隻;如果要做到悉尼啲海水咁清,一定要做埋第二階段。」
綠色和平有毒物質項目主任梅家永指,政府忽略了珠江三角洲污水的因素,「如果珠江流出來嘅污水唔改善,淨係控制本港水質,都未必可以徹底改善維港水質。」
淨化海港計劃第二期諮詢文件,可於淨化海港計劃網頁www.cleanharbour.gov.hk 下載。

工程人員在維港抽取海水樣本化驗水質。 淨化海港計劃諮詢文件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