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個別銀行股沽空盤漸盛 <br>

投資學堂:個別銀行股沽空盤漸盛

日前與數名好友飯局兼品嘗紅酒,席間大家不約而同地談到,近日好友們皆被家中的女人們如媽媽、太座及女兒等,強烈吩咐一次過忍痛清除家中所有國產的食物,例如罐裝食品、瓶裝豉油等。
原本可以送給其他朋友,可是不少朋友也表示已一口氣接下很多來自各方棄掉的國產食品,已無地方可以儲存。另一方面,假若這些食品真的有問題,則有點靠害朋友,好像不太好,最佳方法,還是閉起雙眼忍痛棄掉。唉!
最慘是筆者在數周前才發覺「肉丁撈出前一丁」極之美味,現在只可在腦內回味。此外,筆者本欲試飲一些國產紅酒,但是經內子極力阻止後,還是捱貴飲法國紅酒較為安全。
好友們的話題慢慢由國產食品轉到國產股票,其中一位朋友問,既然國產食物的質素如此低劣,是否反映國企、民企股等國產股份之管理質素好不到哪裏?這些股份是否少沾手為佳?豈料席間一位會計師黃兄卻有意想不到答案。他指出,近日一些國內的奸商連粉絲、蝦米等極之平價食品,也要採有害化學物質來減低成本圖利,由此可見國內的奸商們已到了無所不用其技的階段,總之有利可圖,他們便會做,故此,會計黃表示,這些國內的企業在控制成本方面,已到登峯造極的境界,它們的盈利又怎會不倍增?這類國產股更是必買之例。

恒生不宜失守96.4元
可是筆者相信以這樣的手法經營的盈利,並非投資者欲見的,這類國產股還是少沾手為佳。試想想,日後在股東大會中,你有膽品嘗閣下持有的國產股所出產的食品嗎?
今日是端午節,大家不如趁今天假期,好好看一看自己的投資組合,有哪些劣質股,藉「龍舟水」一併將其沖洗吧。
筆者在本周日的《譚紹興講股》一欄中,以「空軍新目標:銀行股」為題,談到近日本地的兩大銀行股恒生(011)及中銀香港(2388)的沽空金額大增,好像月初至今,恒生的沽空比率高達15%,中銀更厲害,其沽空比率高達21%,即在本月的十多個交易日內,中銀每100股的交投中,便有「大約」20股是屬於沽空,此乃一頗高的沽空比率,在數周前,中銀批股前一周才曾出現類似的龐大沽空情況。
筆者察覺在銀行股中,沽空盤集中在恒生、中銀及大新金融(440)等股份,其他如滙控(005)、渣打(2888)及東亞(023)等的沽空比率並不明顯太高,當中原因,相信是由於恒生及中銀的估值較高,尤其是恒生,其PE高達19倍,其股價更是帳面值的4.5倍,在全球銀行股中,此乃一頗高水平。由於美國有加息機會、國內亦有加息機會,再加上近期本港樓市有放緩迹象,遂吸引機構投資者沽空。
走勢上,恒生短期不宜失守250日線96.4元,否則將引來另一輪沽壓。篇幅所限,大新的沽空問題,留待日後再談。
譚紹興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