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以下 佔該區人口34%<br>年輕一輩多聚居元朗

25歲以下 佔該區人口34%
年輕一輩多聚居元朗

【本訊報】政府統計處發表本港人口數字的特點,全港十八區人口最多是沙田;本港女多男少的情況持續,尤其是灣仔的男士人口比例最少,導致區內女性擇偶選擇不多,就算男性比例最高的葵青區,女性仍多於男性;元朗則是二十五歲以下人口比例最高的一區,高達三成四。 記者:翁煜雄

政府統計處根據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按區議會劃分人口情況,發現本港整體人口由九七年的六百四十多萬人,增至去年的六百八十多萬人,而按年平均增長率為百分之八,而沙田人口最多,其次是東區;最少人仍然是離島,只有十一萬一千人。去年本港五成一人居於新界,兩成三居於九龍,其餘居於香港島。

灣仔男性最矜貴
本港繼續女多男少,去年中每一千名女性,只有九百三十八名男性,灣仔區的男性最「矜貴」,男性比例最低每千名女性只有七百四十名男性,其次為中西區。葵青區的女性擇偶時最多選擇,因為該區男性比例最高,但一千名女性仍只有九百九十三名男性,其次為深水埗及元朗。不過,男主外女主內觀念仍在,因為男性整體的勞動人口參與率達七成多,遠高於女性的五成二。

黃大仙最多長者
近年不斷有新樓盤落成的元朗,與西貢同樣成為九七年至去年,人口增長最多的地區,都增加逾十四萬人。
元朗的年輕人亦最多,該區二十五歲以下的人士,佔人口的三成五,比例最多,其次屯門、大埔及北區。相反,黃大仙區長者最多,六十五歲及以上人士佔一成七,其次是深水埗、觀塘、灣仔及油尖旺。勞動人口方面,去年勞動人口為三百四十九萬二千多人,以中西區的勞動人口最多,達六成六,其次是荃灣,佔六成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