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備受爭議的西九龍文娛藝術區項目,上周六截標,由九倉(004)、信和(083)、華置(127)及嘉華(173)合組的財團,率先透露建議書內容,獨資入標的恒基地產(012)昨日亦公布,建議投資約300億元發展該項目,但要求的地積比率僅2.5倍,遠較對手九倉等財團要求的4.2倍為低。
繼信和及九倉牽頭的財團偷步公開建議書部份內容後,獨資入標的恒地昨日亦高調為西九龍項目解畫。恒地主席李兆基昨日出席一公開活動後表示,預計整個項目的投資額約300億元,由於分期投入,以現時恒地每年盈利有數十億元,足以應付發展所需,故沒有迫切的融資需要。
對於財力相當的長實(001)及新地(016),亦組成超級組合入標,李兆基說,「獨資絕對無問題,(項目規模)唔係大得好犀利,我哋覺得綽綽有餘。合資,幾十年的合作,好難睇得咁遠,獨資比較輕鬆簡單」。
西九龍項目備受爭議在於可供地產商發展的商、住用地,是市區最後一幅大型海景地,而且面積龐大。政府釐定的基線地積比率為1.81倍,商住及其他文藝設施部份佔1.23倍,較早時信置及九倉為首財團的建議書,建議地積比約達4.2倍,商住及其他文藝設施佔3.23倍。
恒地副主席林高演表示,該公司建議的整體地積比率為2.5倍,即整個項目的總樓面面積約1080萬方呎,其中商住及其他文藝設施樓面佔地735萬方呎,地積比率為1.7倍,至於核心文化藝術設施連政府、社區及公用事業設施等,佔地約345萬方呎,地積比率為0.8倍。
根據政府的基線計劃,核心文化藝術設施及政府、社區及公用事業設施合共佔項目32.2%,至於住宅及商業設施則佔67.8%,按恒地的建議,文化、住宅及商業設施各佔整個項目的三分之一樓面。
天蓬設計是西九龍項目另一備受爭議的環節,信和及九倉牽頭的財團建議「化整為零」方式興建,林高演則表示,會尊重政府整體天蓬概念,提交的建議着重以人為本,並在政府概念及善用土地資源之間作出平衡。他又稱,在入標前已與40個國際文化藝術機構及本地300個藝術團體了解需要,並聘請美國、日本、澳洲及香港顧問進行研究。
李兆基更表示,會在西九龍項目興建高達500呎、全球最高水柱,作為項目另一地標,以增加建議書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