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中生活,如果擁有絕佳的保護色,固然十分着數,若再加上私家魚餌,覓食就更能事半功倍。沒錯,我們魚類當中也有具備「私家魚餌」的一族,那就是躄(粵音:碧)魚。
香港有三種躄魚,包括康氏躄魚,一般住在淺水及礁石地區,但也能生活於七十米深的海底,身長多為三十六厘米。不同的康氏躄魚有不同的顏色,如黃、橙、綠、黑及啡,有些更長有斑點。牠們喜歡靜止不動,是水底的偽裝高手。
說真的,我(小丑魚)也蠻羨慕康氏躄魚,因為牠確實天生異稟,那支由第一條背鰭刺所變化成的私家魚竿,末端的羽狀物極像小蟲,能引誘小魚上釣,實在有型至極。康氏躄魚就這樣停在水底,不動聲色,只輕輕抖動那私家魚餌吸引其他小魚,等到獵物游近,即迅速把之吞食。
躄魚又叫「青蛙魚」,何解?因為牠們的胸鰭已演化成「手臂」,宛如青蛙的蹼手,並會以這對胸鰭在海底爬行。
把握機會參加最後兩期的「大魚故事」問答遊戲,答中又被抽中的幸運兒將獲得熊貓T恤一件,詳情請瀏覽世界自然(香港)基金會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