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BB一個公道」望豁免解剖<br>男嬰腸炎死父擬申法援控瑪麗

「還BB一個公道」望豁免解剖
男嬰腸炎死父擬申法援控瑪麗

【本報訊】瑪麗醫院早產嬰兒感染壞死性腸炎事件,院方及衞生防護中心至昨日仍未調查出感染源頭,但院方已把一名早產嬰兒的死亡個案交死因庭處理,死者父親陳先生認為事件是院方疏忽,計劃申請法律援助,向醫院提出訟訴,「錢唔係啲乜,我淨係想還BB仔一個公道!」

「咁細個已捱一刀」
該院上周公布八名新生嬰兒在短時間內集體染上壞死性腸炎,其中一名只有二十多天大的早產嬰兒死亡,由於死者在手術後二十四小時內死亡,按照規定必須轉交死因庭調查死因。死者父親陳先生向本報稱,法醫官說有需要驗屍,但作為父母則不希望進行解剖,「咁細個BB已經捱咗一刀(做手術)先去,無謂再解剖啦」,所以他會向法官提出免解剖要求。

「啲奶留響條管度」
陳先生已向一名元朗區議員求助,日內到醫管局提出投訴。他強調,兒子在深切治療部時,醫護人員每天以喉管餵奶,每小時一次,「我哋幾次見佢食唔晒,啲奶留響條管度,無上無落,梗係『吽』出菌啦!」
目前七名患有壞死性腸炎的早產嬰情況穩定,醫管局仍與衞生防護中心進行調查,昨日未有任何新進展。醫管局行政總裁何兆煒承認,調查會有一定困難,因壞死性腸炎並非單一原因致病,嬰兒體重愈輕、器官未成熟等危險性就愈大。
至於死者父母聲稱會追究事件,何兆煒稱,明白家長現時十分傷心,但院方會與有關家長接觸及交代;但至於會否向陳先生道歉,他則沒有正面回應。
此外,衞生防護中心感染控制處主任翁維雄醫生說,有多個原因都可導致嬰兒壞死性腸炎,包括嬰兒的抵抗力、環境因素及細菌因素等,但目前抽取的樣本作細菌及病毒培植均未有結果,為安全起計嬰兒已轉吃其他奶粉。